活着里的福贵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余华
初见福贵,他如脚下的土地一般黝黑沧桑;通过他的自述“再见”时,他又如脚边的沙砾,受外力而扬,穷其一生,漂泊无依。与那里的大多数人不同的是,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他面对生活的坚毅,激励着收集民谣的“我”,更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福贵
他好嫖赌,生性不羁,是个十足的“败家子”、“孽子”,在父亲的影响下继续挥霍。
结束与龙二的赌局,他对输钱装腔作势的态度竟让他说出: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又冥冥注定的赌局。
福贵高开低走,账簿上的全部家产皆输给了龙二,一个家庭顿时天翻地覆。
父亲以为活着已成为一种负担,自己脱了力,脑袋顺着粪缸滑到地上“熟了”;
家珍随丈人回来陈家,也带走了腹中与她一起受尽屈辱的孩子;
自己上街时意外卷入战争、龙二:“福贵,我是替你去死啊”.....
即使家珍携子有庆回了家、自己也接到了解放军救济、仇人在世上永远地消失了,福贵仍然在命运的泥沼中挣扎。
母亲、儿女、妻子、女婿、朋友...接二连三地离开了福贵。他仍然活着,与一头同样苍老无力的水牛相依为命,应一句“好死不如赖活着”。他经历过起伏跌宕与平淡难捱的日子,曾也想花果一般张扬而肆意地活着,如今却以根的姿态面对着荒芜的土地。幸好,他有着回忆与信念。
《活着》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写了福贵的一生。国共对峙、文革、人民公社、大跃进等等的历史事件,以一个小人物的视角,透过一幕幕往事,将底层人物叙写得细腻而深刻,剖开社会的黑暗面,鲜血淋漓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面对书中各个人物的死亡,恐惧、激愤、压抑齐齐涌来,以百感交集来形容尚不为过。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父母双双离去,凤霞生产大出血,家珍患病去世,二喜被水泥板夹死,有庆的血被医生抽干,苦根吃豆子撑死……一切的死亡似乎都在意料之外,细细想来又好像早有预示。正如意外与必然本也相生,活在世上永远不会预料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但“活着本身”,又是多么虚幻飘渺。读完本书,似乎就能朦胧地感知到,
活着不易,坚持已是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