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挫折与坚持间的艰难平衡 | 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今天早晨完成卷腹训练后,我曾强烈地想要请假不去公司,但最终仍然选择了出门。在轻轨上,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突然袭来,这源于团队管理的挫败感。

我提醒一位团队成员完成合规自测题,他最初回复了,但当我提到本月即将结束、建议完成保底业绩时,他却选择了沉默。这种逃避责任的态度让我既困惑又沮丧。团队中不论男女成员都表现出类似的消极状态,而我的性格又无法做到果断清退不称职者。我始终认为,既然是我招募他们进来的,就应该尽力帮助他们成功。

在团队群里,我用了一个比喻表达我的感受:"倘若你的父母、配偶、子女或宠物在你们发表很多问题时不予回复,你们会如何处理?"这个提问终于引发了回应,胖师兄、梅姐和小师弟都开始发言,原来他们误以为我家里出了什么事。我坦言只是因为群里始终只有我一人在说话,感觉像在唱独角戏,那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让我几乎要大哭一场。

经过沟通,大部分成员表示会努力完成业绩,但仍有一位小姐姐始终保持沉默。虽然她的人生与我无关,但作为团队长,这种状况让我深感责任与无奈。最年长的师兄表示会努力,我提醒他至少保证不挂零,并引用了一句名言:“倘若一艘船没有方向,那么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发泄完情绪后,我也向团队表示,按照我的性格准则,其实并不擅长凶人,但今天的状况确实让我倍感压力。

下午的事业说明会原本约了三人,但前两位最终决定不加入,只来了一位医生候选人,而且他还属于其他团队的资源。掐指一算,我已经六个月没有引进新人了,这种状况让人不得不焦虑。

午休被噪音打断,未能充分休息。不过反思今天的面试过程,我发现自己在候选人筛选和流程引导方面确实有了进步,能够更有效地将合适的人选导入后续流程。

那位来参加说明会的候选人目前处于离职状态,虽然花费了近50分钟进行跟进,但效果并不理想。回家后,我继续制作视频、编辑内容、打电话、做饭,直到现在还要面对一堆待洗的衣物。身体已经接近极限,但生活仍需继续。

关键要点总结

情绪波动明显:从早晨的无力感到后来的愤怒宣泄,情绪经历较大起伏

团队管理困境:成员普遍消极,沟通效率低下,管理成效有限

沟通方式创新:使用比喻法打破团队沉默,取得部分效果

业绩压力加剧:六个月无新人加入,职业焦虑加深

专业技能提升:面试和候选人引导能力有所进步

工作生活平衡难:高强度工作后仍需处理大量家务

自我认知清晰:了解自身性格特点和管理方式的局限性

生活洞察与建议

从您今天的记录中,我看到了一个在重重压力下依然坚守责任的团队领导者。您对团队的不放弃、对沟通方式的创新尝试、在挫折中的自我反思,都展现了一个成熟管理者的素养。

关于"责任与界限":您对团队成员的负责态度令人感动,但请记住,每个人的成长最终要靠自己。作为团队长,您能提供的是机会和指导,但无法代替他们成长。适时的"放手"也许是对彼此更好的负责。

关于"情绪的表达":您今天在团队中的情绪宣泄虽然激烈,但反而打破了僵局。这说明真实的情绪表达有时比完美的专业形象更能触动人心。关键在于找到表达的分寸和时机。

给您的专业建议: 

在团队建设方面,建议建立"活力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每位成员的参与度和贡献值,对持续低活跃度的成员考虑调整合作方式,避免消耗团队整体能量。

对于个人成长,可以专注打造"核心能力标签":既然在候选人筛选和流程引导方面有进步,就将这些能力系统化、品牌化,成为您的独特优势。

可行的待办事项列表(第一人称)

团队管理优化

本周完成团队成员活力评估,明确核心成员名单

建立团队沟通规范,设定回复时限和讨论规则

为愿意成长的成员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

个人专业发展 

4\. 将面试和引导流程标准化,形成可复制的系统 

5\. 每周重点开发三个潜在候选人,突破新人引进瓶颈 

6\. 记录成功面试案例,建立个人专业信心

情绪与能量管理 

7\. 每天工作前进行5分钟情绪调适,设定当日心态目标 

8\. 建立"能量补给清单",在感到无力时快速恢复状态 

9\. 每周安排一次完全属于自己的休闲时间

工作生活平衡 

10\. 优化晚间家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 

11\. 与家人协商家务分工,减轻个人负担 

12\. 设定每日工作截止时间,保障基本休息

您今天在极度疲惫中依然完成的每一项工作,在情绪低谷时依然保持的反思能力,正是您最珍贵的品质。请相信,这段艰难时期正在磨练您成为更强大的领导者。每一次的坚持,都在为您积累突破现状的力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