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4号早上10点,在专业课上查询了银行卡余额,却意外的发现之前参加的互联网创意比赛奖金到了。
那一瞬间,五味具杂。
说来,从某种意义上 ,这不是我的一桶金。高三暑假我曾去过某教育机构当过助教,靠着给老师当助理,与家长联系得到了我近20天的工资。但说实话,这份工作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我如同一块砖,哪里需要我,我就往哪里搬,这一刻我是廉价劳动力。
第二份工作是站在街道上发放传单,这次的感受就更差劲了。我不是一个很擅长交际的人,每次对着陌生人喊出那一句:“能了解一下吗?”都需要付出我无限的勇气。同时这是我的人生第一次:有人看见我,躲着我。这样的感受其实一点都不好受,被人躲避,被人拒绝 ,那时我感觉我的心在一点点坠入深不见底的黑洞。我如同一个小丑,惊着他人,伤了自己。
所以,我,不想再做苦力了。
我的运气没有辜负我。一次偶然,我看到了院里的推送:创意正能量比赛。当然比赛千千万万,每一天,都有无数的比赛被推出,这个比赛不过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存在。最吸引我的其实是它的奖励:
一等奖:5000元
最佳设计奖:1000元
最佳分析奖:1000元
虽然极大的兴奋感冲击了我,让我开始幻想得奖后的情景。但是我却心生恐惧,无数个问题瞬间涌进了我的大脑,我又把即将要踏出的第一步缩了回来。
我可以吗?
我能找到队友吗?
这会不会很浪费时间?
如果花了很多时间却没得奖不是会很伤心?
可以说纠结与怯弱是我与生俱来的基因,我从未逃脱过。我渴望着变得优秀,却也害怕自己的实力赶不上我的野心。我心中的很多个“想”,从未说出口过,就淹没在记忆的长河里。如今,如今,我再怎么绞尽脑汁去想它们,它们也不会再灵光一现了。我也不敢去想它们的可能性,怕自己悲伤到哭泣。
就在我又想放弃的时候,男朋友的一句:
“想参加就参加吧。”
又如定心丸般,让我开始潜入内心深处,我一遍一遍询问自己:
“真的不参加吗?”
“不会后悔吗?”
“说好的优秀呢?”
是的,不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又怎么能变得优秀呢?
于是,我开始鼓动我的舍友参加,她成为了我的伙伴。
我又把链接放到了班级群里,一位同学成为我们的队友。
最后一人,是怎么也找不到。无奈的我发了一条说说,就像瞎猫撞上死耗子般,最后一个队友也找到了。
虽然团队凑齐了,但问题却层出不穷。离策划书上交只剩不到一星期,我们连我们的创意方向都还没确定。三个文史哲和一个医学院的学科配置让我们的任务完成的有点困难。而作为初当队长的我,经验不足,虽然知道我们要见面集中讨论,要制定计划,分配任务给组员,分工完成策划书。
但说来容易,做起来却万分艰难。首先,医学部的同学跟我们不在一个校区,无法与我们见面讨论。当时我的内心十分焦虑,离deadline越来越近了,而我们连个想法都没有,当时甚至想就此放弃了,还没开始就放弃吧,尊严起码没有完全丧尽。
但关键时刻 ,男朋友又拉了我一把。
他告诉我 : “ 我们三个人一起把创意想出来就好了,另一个同学是技术人员 ,他只需做好他的职责就好了。”
就这样子,创意搞定了。
一个问题刚落,又一个问题刚起。到了撰写策划书的时候,由于我们的技术人员是一个医学生操着画师的工作,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他的APP设计。无奈之下,作为队长的我,学起了如何制作APP模拟器,开始一点点抠图,p图。
最后最后,在截止前5分钟,我们成功的把策划书交了上去。后来,得知,原来很多队伍因为没做完而弃赛了。
过了几天 ,就在我快要把这件事忘记的时候,晋级名单出来了。我们搭乘着末班车,成功的进入了决赛。
高兴之余,进入决赛却让我陷入了终极的焦虑,我开始陷入了一如既往的慌乱旋涡,再一次讨论中,我们发现我的APP存在太多太多的bug,很多流程都还未想清楚,APP模型也是做得一塌糊涂。也是在这一天,我突然意识到了,由于流程的完善,我们的APP模型需要重做,ppt要做,演讲稿要写……
而这时,离总决赛,只剩两天。
而这时,由于我这个队长的不合理分工,我再次把自己陷入了僵局。那时,我竟然还在意着策划书的完善,让两个队友撰写他们那个部分的文稿,由我自己一人来完成ppt制作与演讲稿的撰写。当时的我,忘记了自己也是半个技术人员。我也需要投身APP模型的制造,需要不断修改,不断找素材,不断P图。
这样……这样……的话,我的工作是全然做不完了。那时离演示文稿还有4个小时,而我们的ppt、演讲稿、模型都还未完成。当天,长达10个小时的工作已经让我的脑袋眩晕,好像有根无形的线搅动我的脑袋,枯燥的工作让我身心俱疲,那时的那时,看着队友因为别的事情而无法优先完成我们的项目,一股无名火从心里涌出。我甚至说出了命令般的口气:
“我希望你能先把你的工作做完。”
我将想哭的情绪一直憋着憋着,因为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完成。
后来我回到了宿舍,拖着疲惫的身躯,拿着即将没电的电脑和没完成的工作。一开门,看到了兼队友和舍友的朋友再看综艺。
瞬间,情感压倒了理智。将书包随手一甩,眼泪不争气的掉在了桌子上,一场习以为常的无声哭泣开始了。等待情绪平复和把眼泪擦干后,我又想再一次投入我如宇宙般浩瀚的工作,我的男朋友再一次拯救了我。
他找上了我的队友们,通过转载他们的聊天记录,来让我明白我队友心里的想法。
我突然意识到了我的强硬让人不舒服了。我连忙给我的两个队友发消息,将自己的情绪传达给他们,并像他们说声对不起。我开始意识到,是我这个什么事都会闷在心里的性格害了我自己,我本可以跟他们好好沟通,再把我的工作分担一些,将ppt的制作分散,而我偏偏一根筋,嘴硬的死撑着想把任务做完,还因为疲惫对队友生了气。
最后,我终于发挥了我作为队长的职责,分好了工,如期的将资料上交了。虽然相比其他队,我们的PPT和APP模拟器做的还是过于粗糙,不够好看,但还是大大方方地站在展示台前,将我们的创意清楚的传达给了评委老师。
虽然我们的创意还没有好到拿第一等奖,但作为第一次参加就拿奖的队伍已经很满足了,这更多是一种肯定。
虽然我是一个还不知日后就业方向的典型文科生,但尝试尝试尝试,努力努力努力,说不定就能发现自己所擅长的且喜欢的事情。
有时候,经常会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吐槽团队里面的队友,不热情,效率低,队友的工作经常需要自己推翻重做。我承认,这样的浑水摸鱼队友确实存在,但是我们也改变不了他人。如果我们的身份只是队员,还是希望我们能保持着热情认真负责的完成任务。如果我们是队长,做好统筹者的身份。还是要学会相信别人,将任务合理分配,学会沟通,不要将所有负面情绪藏在心里;学会将木桶的短板拉长,责任到人。
反正我是学会了。
群里的消息总是会被忽略,不如直接私聊。(〃''〃)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处在团队合作里的你们一点帮助。
希望能鼓励那些与我性格差不多的人勇敢的踏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