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山人海

那天阳光很刺眼,她独行在通往操场的路上,似乎是为了掩盖独自一人,她看着满眼的鞋,胡乱整理着额前的碎发,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不错的,就是这个步调。能够恰好赶上广播操音乐,她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做同样的动作在三年前和三年后是完全不同的心境,是因为教学楼搬远了吗?操场和教室的距离增加了?是因为楼层由二层变成五层了因此每次都要筋疲力尽地爬来爬去吗?好像也不全是,是因为周围的人变了,而她没变,周围的景物虽然如初但早已物是人非。她还是三年前的那个她,只不过曾经认真做的广播体操也开始心不在焉起来,任凭风吹乱头发。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的时间足够她的思绪飞到很远很远。她也就练就了一种技能,想法飞到太平洋而躯体一如既往地重复这些“毫无意义”的动作


又是五楼,一如既往的筋疲力尽……

越是实验班越是自然而然地分成几个小队

她总是留心注意,那四个人一堆,那三个人一组,并排着走,当她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这样想啊想,为什么融入不进去呢?她始终想不明白

有的时候,这像一潭平静的水,她可以在保持一定谨慎的情况下不沉没下去,而是用她那“虚假的才华”“取悦”周围人。她喜欢在暗夜独自品评自己的表现,却不愿像次品一样展览。有的时候,这像一潭沼泽,又像危机四伏的丛林,因为不知动力了谁的蛋糕,一不小心便会被猛兽盯上,她从前初入世事,并无经验,只是在环境中被迫成为“可以不去扎人但身上必须有刺的人”罢了,不至于被猛兽打个落败。


她开始观察四周,总结出了一个道理,对于他们来讲,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些源于基础的根深蒂固,日复一日的寸积铢累……巨大的鸿沟让她喘不过气,却又无能为力。她开始思考,之所以融入不了圈子是否因为周围的人水平远超自己的上限,亦或是志不同道不合,共同语言稀缺。人只能和同等水平的人做朋友吗?


她中考前的初中同学在两所学校(一个是排名第五的原来的初中学校,另一个是排名第三的学校)之间选择了后者,原因是初中同学想见到更宽广的世界,见到不同的人,体验更多不同的经历。于是从初中熟悉的环境转到了高中不熟悉的环境。而我们的主人公,选择了前者,留在了熟悉的地方,那个她待了三年的地方。原因是,父母说熟人多,有照应,实验班,师资好。


她如今不想对此说些什么,因为如果现在倒回到中考后填志愿的时候,她还是那个她,可能依旧不会参观更高等的学府即使分数够,即使能够选择别的学校。她依旧想听从他人的安排,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而她最惋惜的不是所谓的虚荣心没能得到满足,而是初中同学所经历的活动,所得到的锻炼,所交的朋友,这些经历,是她永远缺失的一块拼图。但是如今在她心里,如果要再选一次,大概会自己做决定,无论这条路是否荆棘丛生,是否需要舍弃时而看似重要实则不重要的面子和自尊 是否需要挑战自己的极限,她都想自己去抉择。

她释怀了吗?她想明白了吗?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一切都变了又好像都没变,那天她依旧在阳光中拨动刘海,只不过她的眼里再也不是满眼的鞋,而是人,是人山人海,她的脚步,似乎也轻盈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