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个007的战友加我微信,问我“你有没有视频号,发来关注一下”,我说“我没做”,“是没时间吧,要做的话,建议早点做,微信上线后估计门槛也高了”
身边的007战友有很多都开了自己的视频号,有分享读书的,有教人健身,有讲投资的,有教英语的,有说演讲了,有谈医疗的 等等,甚至007还做了一个视频号联盟。
说了那么多,好像大家都做了,那么我要不要做呢?
要不要做先放在一边,我们想清楚这是件什么事,只有想清楚,后面的决策和执行才会更加坚决。现在我也没有想清楚,没有答案,我们用一个个问题帮自己梳理梳理吧。
1,视频的本质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视频的本质是一种传递、交付、互动。
怎么理解,首先说传递,视频只是一种传递方式,比起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更加形象具体;再说交付,视频这种形式最适合哪些内容的交付?千言万语不如几秒视频表达的清楚,这就是视频交付的优势;然后说互动,视频的互动有一定的局限性,直播弹幕会好许多,或者每一期的视频,通过评论与用户互动,增加用户粘性。
2,短视频是不是一个风口或是不是一个机会?
这里我想到2016年,今日头条CEO王一鸣在头条号大会上说的一段话,他说今日头条认为下一个风口是短视频,理由是,视频在生产、分发和互动的三个环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环节,由于智能手机的发展,个人用手机就可以产生足够吸引人的内容;分发上,社交网络和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机器分发渠道已经成熟;互动上,他认为“视频已渗透到全部场景,除了8小时睡觉时间外,一个人可以利用一切碎片时间观看视频,还可以与其他空间互动”
同样对短视频,另一位互联网大佬360的董事长周鸿祎,在2016的观点认为短视频只是一个过渡,直播才是互联网的下一个表达方式。因为视频无论长短,普通人去拍一段好看的视频给别人看很难,视频太短,表达的东西不够,太长大家又会跳着看,相比之下直播可能会成为文字和图片之后未来互联网的重要表达方式。他认为,在未来,直播既有一定的社交属性、又有一定的媒体属性,同时又和娱乐有很大关系,所以将会是互联网上重要的表达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在直播时代,用最好的一种方式来展示最有个性的自己。
看完两位大佬的观点后,我们有什么启发呢?他们说的对吗?他们说的错吗?这些观点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首先,无论视频还是直播,一定是一个趋势,有更好的机会去展现自己,推广自己;其次,他们看待短视频的视角是不同的,张一鸣是从游戏组织者的角度,他要做平台,所以认准短视频是一个风口,要花大力气搞好;周鸿祎从使用者的角度,这个产品能给我带来什么?我如果用想怎么用?
3,短视频的风口是不是你的机会?
经过前两个问题,确定视频或直播是个趋势,也是个风口。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风口跟你有关系吗?
就像村里过年举办联欢晚会,台子搭好了,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台表演,那么你靠什么在台上通过短暂的展示,获得台下的喝彩或奖赏呢?
这是个大问题,也是个核心问题,好像高考报志愿一样难。记得报志愿有个建议,找趋势、兴趣和能力的交集点,或者至少是两个的交集点。
这个真的很难,难到我自己也要不断尝试、反复思考等,没有答案,要自己试。
4,你的投入产出比会是怎样?
再次回想前面的三个点,这是一个趋势,是一件好事,是一件自己要做的好事,那怎么做呢?花多少时间、精力、金钱?我的预期回报如何?我希望多久有多少什么样的回报?
举个最实际的例子,我们做视频号可以获得很多注意力(浏览、点赞、评论、关注),我们可以把这些注意力转变为注意力经济,例如如果我是做领导力培训的,可以把培训的视频剪辑做成短视频,用作推广宣传;如果我是做英语培训的,比如抖音是的逻辑英语,用9.9试听课做课程推广,然后授课获益;也可以像李佳琦或薇娅,找一个细分领域,成为专业的人,或者穿搭导师,教自己的粉丝 化妆、穿搭、推荐实用小物件等。
甚至,如果这些你说我都不太会,还可以沿着短视频的产业链中,找其他的配套功能行业,就像挖金矿的人没赚钱,卖铁锹的赚的盆满钵满。做那个拍摄视频的培训机构,搭建一套拍视频的方法论,如何定位、选题、写脚本,如何拍摄剪辑,如何推广宣发等等。(这个似乎已经有不少人在做了,那自己能否做出不一样的特色和价值呢?能不能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