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喜欢创造美好的新事物,其中有一种便是剪纸。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它的历史要追溯到公元3世纪。起初民间不是用的纸,当时的纸张稀缺又昂贵,普通百姓很少可以拥有。民间先是使用大块的树叶在其上铰出图案。但树叶易脆又难以保存,故无法流传下来。一直到南北朝时期,剪纸才“飞入寻常百姓家”,剪纸的图案也都更贴近生活,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
在此之前,剪纸需要应用到的镂空雕刻艺术已在战国时期就到达顶峰。故而在唐宋时期,镂空艺术与剪纸手艺相结合,就迎来了一次大的发展。尤其在宋朝随着造纸业的发展,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之前人们只是用剪纸表达对神明的祭拜,而在本朝,剪纸广泛的应用于装饰。譬如,在礼品上贴一张被称为“礼花”。还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古人有云“数家祈福来浇奠,剪纸糊灯作上元。”此时小提一下与剪纸同流而出、颇有渊源的“皮影”。这一发明,将只能用于装饰的剪纸盎然活跃在灯幕之上。
然而剪纸的真正繁盛却在清朝中后期,这时剪纸变的更丰富,剪刀与刻刀的双重运用使得剪纸的表现形式更加精美,样式也多种多样。
到了近代中国,剪纸险些失传,但好在这一民间手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拼拼凑凑才得以保存下来。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渐渐遗忘了一些民俗文化,剪纸也逐渐消失在视野之中,这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不应该受此漠视。
一把剪子,一张纸,附带一把刻刀,每一笔雕刻都果断细致,每一线铰锋都准确流畅。生动精美是艺术,逶迤婉转似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