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水园是我在北京最熟悉的地标,因为在那里我生活了将近六年,在北京经历了好几次搬家,但不管怎么搬,甜水园像是在我心里锚定了一个不变的圆心,住的房子最终都围绕着这个圆心,不超过方圆五公里。
今天说甜水园北里小区2号楼401,这算是我在北京的第一个家,搬到这里后我就正式告别了集体宿舍,终于过上了在异地他乡有自己窝的幸福日子。隐隐约约还记得当时兴奋的心情,签完合同房东递过钥匙,感觉像自己买了房一般高兴。
我和灰哥当时在两家公司,甜水园刚好在我们中间,其实当时灰哥也是愿意在我公司附近找房子,我果断拒绝了。一方面我也不熟悉公司周围的居住环境,最重要的是,甜水园是我2001年刚到北京时落脚的地方,也是我第一份工作单位所在的地方,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在里面。
我看着当初我们住的农林局拆后建起了高档小区—棕榈泉。我还知道旁边的京客隆超市上下四层,什么都有,那是我见到的最大的超市。还有离着不远的团结湖,有一个天宇市场。刚刚到北京那会儿,最爱和小伙伴们逛的就是那里,除了有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还有我最爱吃的烤鸡排。天宇市场里还有很大的菜市场,数不清的新鲜蔬果,还有各色海鲜,我第一次在那里买到了活蹦乱跳的鲜虾,极为激动。
从天宇市场走出来,还有一个报亭,老板也跟我很熟络,因为那时候每个月我会定时去买《读者》和《青年文摘》,3元一本,每回买回去都觉得很幸福很开心。
再往前走十字路口往右便是团结湖北口,那里一个建设银行,要知道那时候每个月发完工资都要跑一趟银行,把工资给妈妈寄回家,原本少的可怜的工资寄了以后,捏着所剩无几的零花钱,出门便往一旁的肯德基去了,买两块炸鸡翅、一盒薯条、一杯可乐,惬意地坐在窗明几净的肯德基餐厅里,觉得青春飞扬。
旁边还有一个新华书店,偶尔会钻进去翻翻书,虽然看不进去什么,总觉得自己和书亲近也是高尚的。旁边还有一个邮局,这个邮局我光临次数最多,那时候还和有限的几个小伙伴通信,寄明信片,每每在收发室翻到寄给自己的信,都开心极了。后来搬家时,我把攒的一大摞信也搬了过去,每一封都舍不得扔掉。可惜的是,后来辗转多处,那些珍贵的信件都不知道如今流落何方。
就是这样一个熟悉又温暖的生活环境,我自然是愿意住进来,进一步感受它的温度。
为了节约费用,我和灰哥租住的甜水园北里小区的房子是老房子,五层小楼,我们住在四层,一居室,大概就五六十平方米。进门一个小客厅,再进门一个大卧室,大大的阳台,还有一个卫生间、一个杂物间,一个厨房,虽然都是九十年代的装修风格,家具也很老旧,我却感到非常满意。算起来,2006年那会儿,我们的房子一个月租金是1400元,现在看起来便宜得很,但想想看,那是十年前的北京,据我所知,在我们2013年离开北京时,这样一个一居室大概租金可以达到3500元。现在什么价,可想而知了。
不管怎么样吧,就这样在北京算是落了脚,有了窝,我迫不及待地置办了锅碗瓢盆、床上用品,好好地把这个小房子给装扮了一番。住进去煮第一顿饭,在夜暮降临的傍晚厨房冒出腾腾的热气,窗外的大树被风吹起,院子里孩子们的打闹嬉笑声传进屋里,格外温馨。
灰哥回家了,我们俩就坐在餐桌上,吃饭聊天,很安稳的样子…
纪念甜水园,纪念曾经经历的美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