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很有幸被“搞砸之夜Fuckup Night”邀请去做深圳第一期的嘉宾。
去年春节就听到朋友说有搞砸之夜这样的东西,他说非常合适讲脱口秀。的确,喜剧是从悲剧中而来。我是一个“擅长”搞砸的人,因此有这个好想法却一直不去行动。
F · A · I · L · U · R · E
直到有一天,我受到邀约做搞砸之夜的嘉宾。他们在当天告诉我,安排我第一个出场。
我最不喜欢第一个出场,这个安排就让我Fuckup了。演讲比赛的经验告诉我第一个出场没有什么优势。而2009年第一次演脱口秀的搞砸经历就是第一个上场。而这一次,我还匆匆从关外赶来,差点迟到。我更喜欢感受现场后,来段惊人的即兴。
不过没关系,想想这个活动邀请的嘉宾,不都是loser吗?于是,就这样接受吧。
于是我讲起了一段段搞砸的经历。热场效果很好,但我时间没控制好,才开始讲居然时间就快到了。突然发现这一次居然也Fuckup了。但不一样的是,搞砸也很好玩,至少是轻松接受自己瑕疵,越过悲剧发现喜剧。
听听剩下的loser的故事。一位同学300天关闭了自己开创的公司,因为近似平均分配了股份导致资金不能进入,类似问题我也遇到。另一位同学举办活动意外的人少。最后的美女同学因为过完美主义开发出非人们需求的产品,以及受“互联网”思维的单向影响过深,而排斥了渠道销售……
我想人们为什么对于搞砸的经历乐此不疲,真的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吗?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搞砸本身就是一种财富。
2009年第一次讲脱口秀、2013年上《超级演说家》是我舞台经历中最难忘的两次搞砸经历,而现在已经成为我每次分享给学员,激励他们站上舞台的御用教材。现在说起来轻松自如,当时确实“痛不欲生”,为了走出这个阴影,我还真的发现了《我失败了》这个简单的心理游戏。
如同:悲剧+时间=喜剧,搞砸+时间=宝贵经验。而搞砸得最多且还没放弃的人,一定就是这个行业最牛的大咖了。
而当我接受了这一点,我开始回忆人生中每一段Fuckup经历,竟然全是最好的创作素材。
2018年头,回想2017年的点点滴滴,发现正是一个搞砸之年,年尾居然在敬拜队带领中也搞砸了几次。但这一年又是心理位置调整最快的一年。
面对眼前的一年,觉得可以拾起2017年的目标重新来一遍了,何妨呢?
2018.1.3 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