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经是11月最后一天,这一年马上就要过去,而我还是只能像突然发现一年快要过完一般,看着日历感叹,时间过的真快啊。
包括这个感慨,也毫无新意。
记得15年的年底,大概也是11月份左右的样子,我也毫无新意的在做着每一年的年度计划,虽然每一年都没有意外的这些计划从来没有实现过。我跟我朋友信心满满的说,16年的计划里,我要把自己的公众号开起来。
结果,这一个计划,一拖就拖到了年底。今天终于挣扎着写一篇文章,算是完成16年的计划吧。
总结一下在16年自己都做了些什么事。
这一年里自己看完了6本书。包括«再活一次,用写作调心», «只有医生知道1»、«只有医生知道2»、«消失的江城»、«庆余年»、«苗疆道士»,重温了冯唐的«三十六大»。正在看«择天记»、«窗边的小豆豆»、«只有医生知道3»。
追了很多刚上映时的热门大片,但基本都是在电脑上搜资源看的。追完了«纸牌屋»第三季,«生活大爆炸»第九季,«我的危险妻子»、«最完美的离婚»、«请和废柴的我谈恋爱»、
«胜者即正义»、«老九门»、«欢乐颂»。离17年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打算在今年最后一个月,把虫一直向我极力推荐的«逃避虽可耻但有用»看完。
没有追过严肃电影。之前想看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下载下来了,最后也没看。还放在电脑里。
看着上面罗列一堆的表单,会觉得自己是个无趣的人,不仅无趣,且生活无聊,兴趣狭隘。生活里的关键事情也不过就是读书看电影,难道就没有更有意思的生活吗?
不应该像个年轻人该有的样子吗?年轻人的生活不应该是五彩缤纷吗?比如今天学滑雪,明天学游泳,后天学唱歌,生活永远是colorfulday吗?而自己就是那种,只要给我一部手机和一根网线,我可以在一间屋子里呆到世界毁灭的人。这样看上去好像很无聊。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自己也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产生过怀疑。想要过一种,相对有意义的生活。
可是与无聊相对,有趣的意义又在哪里?为了新的生活目标而奋斗?那么新的生活目标是什么?每天早睡早起?饮食健康养身?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好像媒体的宣传里,不外乎也就这些。
那么每天晚上睡觉认真卸妆认真护肤算不算?每天做十分钟眼保健操算不算?每天早晨按时起床晨跑算不算?如果要培养一个爱好,按照一万小时定律,每天下班埋头打两个小时游戏算不算?每天回到家埋头画两个小时的画算不算?这样的生活五彩缤纷吗?其实未必。就好像我最近在看的网络小说«择天记»,主人公就是一个自律意识超级强的人。而这样的生活状态,在小说里看来,都给我这个旁观者一个感觉,真是无聊死了。
如果这些生活的细节看上去寡淡无味,那我今年还做了很多宏大的事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人生大事。比如说分别办了两场婚礼,生了个娃,装修了一套房子,另外一套房子还在装修中,估计年底能弄好。
但这一切在我生命中又有什么意义呢?他们就像一个宏伟的地标一样,好像是人生路上的必经阶段,你跃过这个地标,你的生命将有不一样的意义。我相信这些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要以另外一种方式开始新的生活。
就好像你在个人简历上写的个人经历,获得的证书和奖状越多含金量越高,经历过的生活越丰富越跌宕越吸引人的眼球。所有的人都喜欢大起大落的人生和充满戏剧冲突的人生故事,但没有人喜欢自己经历那样的生活。
所以人们在一边憧憬colorfulday的同时,又一边感慨平淡是真。
生活里的所有宏大,只是为了便于总结,他们在真实的生活面前,甚至比不上生活的细碎来的更有意义。
就好像韩寒曾经评价的一样,设计一件作品设计了八年,并不能成为这件作品值得尊重的理由。因为这肯定不是一个人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埋头设计了八年出来的东西,这八年里他还要吃饭睡觉接吻谈恋爱,设计一个东西花了八年时间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比如说我所看的书都是在怀孕的时候看完的。我所追的剧都是在生完孩子之后躺床上追的。在这些宏大的背后,才是构成真实生活的点滴。在结婚生子搬迁这样的事情面前,构成这些生活中更多空白的,是这些细碎又无聊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才是自己可以把控的。
当所有让生活绚丽多彩的表象撕下之后,你才能发现,生活的真实本身是如此的细碎与无趣。而这些细碎与无趣,在宏大面前显得毫无特色可言,却构成了我们偶尔一两个坐标点的人生后面,更多的生活与真实。
我们能够把握的,就是在到达一个坐标点之前,努力的把这些坐标点背后的空白填满。
但是总结又有意义么?或许有吧,宏大也有宏大的意义,当一年的计划完成后,看着一个又一个已经实现的计划,会有满满的成就感。
所以,我又要好不免俗的在一年快要结束之际,制作2017年的计划。
唯一不一样的,应该是,2017年的新计划,我争取把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