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人家的名气全是虚的?那你是在骗自己。
九河下哨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这是网剧《河神》中的台词,当然这自不是天下霸唱原创。天津早便有这民谚: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
南门外是海光寺,北门外叫北大关。
南门里称教军场,鼓楼炮台造中间。
三个垛子四尊炮,黄牌电车去海关。
凡老天津人是人人皆知,虽说这九河是哪九河,浮桥又是哪三道解释说法各不相同。但已将旧时天津城的繁华展现一二,怪不得民国时都传“南有上海滩,北有天津卫”。
看书时这民谚伴随着冯老的故事一同蹦上脑海。民国时期的天津便应该是一个充满传奇和玄幻的地方。三教九流包罗万象,南来北往的都能在这里找到一个自己的圈子,也因为包罗万象使得天津城中的人都见多识广,不属于一流人物多半入不得眼。所以在这城市中时常演绎出些许非同寻常的故事才是理所应当。
很多作家总能都将自己爱到骨子里的那个地方写活。沈从文的《边城》写活了凤凰,萧红的《呼兰河传》写活了呼兰,而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则写活了天津。
初中时的课文选了《泥人张》和《刷子李》,即使多年过去依然记忆犹新。
起先看了作家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版本,出场了十八位奇人,读完后只拍案觉得意犹未尽,每个人物的形象似乎都在脑海中徘徊良久。后来发现冯老又写了十八位奇人,找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版本,将三十六位奇人都重新认识了一下。
每个角色各有特色。因为都是天津地界的风云人物,盘算着倘若冯老像伊坂幸太郎一样出一个番外,将所有人物都集合在一个故事中,那会是什么光景?各个人物剪影潜行心底,交织出一个脑洞:燕子李三和赛时迁受李金螯所托,按照泥人张所给的塑像擒拿盗了蔡二少爷家八仙瓷娃娃的绝盗;冯五爷在首善街酒馆宴请蓝眼、青云楼主和黄金指,吃狗不理、大回的鱼、龙袍郑的面鱼、俞六的四十八样和杨巴的茶汤,马二听了消息请陈四送上杨柳青年画。每每脑洞到此,整饬的电影分镜头也顺带谱写完了。小故事相互独立但又可以相互连接成一个大故事,读起来会不会觉得是在布一个很大的局,当人物在错综复杂间相互出现会不会别有一份韵味。
人物能够传神归根到底是人性刻画入木三分,将底层人民的烟火气透过文字栩栩如生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每个故事内容不长,但都精彩。谈笑间展露出怀念感伤的味道,绕梁不断久久不宁。恰到好处的戛然而止,故事已经告诉你了,但是你能明确感受到结尾处话里有话。故事虽然说完了,但是内核却不会就此结束。吊起胃口给予思考空间,剩下的就自己看着办了,当《故事会》中的小故事一笑而过自然可以,深究其每个故事背后人物各自命运带来的启迪亦未尝不可,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里面的很多故事都成了语文阅读理解的选文。
冯老毕竟是在天津成长的,不但熟知这里的市井百姓,更熟知天津人的口音语调。全本阅读下来仿佛有看单口相声的既视感,文中也多出现各种天津的地方方言,因此看这书便会自带音效,一股燕小六的天津口音盘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