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全国两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号角格外嘹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为破解“卡脖子”难题、激活发展新动能指明了路径。
教育赋能,构建金字塔型人才培养体系。“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构建金字塔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我们要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科技攻坚,突破产业升级“卡脖子”瓶颈。“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卡脖子”难题,如芯片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瓶颈。这些难题不解决,我国的产业发展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可控和高质量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加大科技攻关力度,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科技创新提供理论支撑;要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创新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机制创新,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科技创新价值的关键途径。为了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必须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明确科技成果转化的权益分配和利益激励机制;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要加强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