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譬如,一个孩子摔倒了,摔疼了,他哇哇大哭,照料他的大人跑上来说:“不疼,不疼,好孩子不哭。”当这样说时,大人就是在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头上。疼不疼,是孩子自己知道,还是大人知道?疼的感觉本来是大自然给一个人的馈赠,可以令他自动地懂得保护自己,从摔疼这一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但大人却试图让他忽略甚至歪曲这一感觉。再如,孩子吃饱了,不想再吃了,但大人用各种方法诱惑孩子继续吃,于是孩子最终吃成小胖子,大人看着孩子胖胖的觉得很开心,但胖是孩子的需要,还是大人的需要?吃少了,会觉得饿;吃够了,会觉得饱;吃多了,会觉得撑。这三种感觉会自动调节孩子的食量,但许多大人会自以为是地给孩子设定食量,于是许多孩子饮食失调。又如,冬天来了,孩子自己加了件衣服准备出门,妈妈说:“天冷,再加一件吧。”孩子说:“我不冷。”妈妈则说:“我都冷,你怎么会不冷?!”以上这些都是很奇怪的逻辑,这种事常发生的话,一个孩子就失去了依照自己的感觉来判断事情的能力,他只能通过别人或理性分析来判断,但这样一来他就失去了判断力,失去了对自己的感觉和判断的信任与尊重,最终也失去了创造力和自主性。创造力是很美的东西,但没有这一点仍然可以继续生活。然而,自主性却是很要命的事,一个总被安排、总被否定的孩子,他的自主性从来没有得到过很好的发展,他自然就没有了自控能力,于是比较容易沉溺在网络游戏或者其他事情中。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接力赛——先是家长接管孩子的意志,接着是中小学老师接管,现在又多了大学接管。最终,当这个孩子进入社会后,又是谁接管他的意志呢?一个最常见的结果是,家长只好继续接管。他们会抱怨孩子“啃老”,抱怨孩子没有自主生活的能力,但这个恶果的种子,一开始却是他们自己种下的。
假若你在切豆腐时,心灵深处有一个藏得很深的声音对你说,你的感觉不可靠,你得怎么怎么做才行。或者,当你在最关键的时候投篮时,脑子里有一个声音说,你要谨慎。那么,结果都是,你会失去感觉。这些藏得很深的声音从哪里来?多数时候,这是“内在的父母”或“内在的权威”在对“内在的小孩”说三道四。假若一个人小时候一直生活在被别人左右的环境中,那么,这个人很难拥有丰沛的感觉,因为每当感觉产生时,就会有一些声音否定它。
通过这段文字,我想说的是我们失去自己的评价标准,我们很容易在意别人的看法,依据别人的观点来生活或者工作。我们的没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们的价值感来源于别人,别人对我们好,我们感觉就有价值;别人对我们不好,我们的价值感就降低。
原文
结果就是,那些服膺于“养鸡场”逻辑的学生,就会成为没有创造力的“好孩子”,而那些拒绝服膺于“养鸡场”逻辑的学生,就很容易通过逆反来表达自己的独立意志,结果成为问题学生,成为“坏孩子”。一个在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演员说,她发现,她的同学中,成绩最好的“好孩子”最后多数庸庸碌碌。相反,那些有明确主见,经常对老师说“不”的同学反而最容易有成就。如果一个家长、一个老师,乃至整个社会真想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人才,而不是听话的庸才,我们就应当放弃“养鸡场”的逻辑。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碰到有的学生成绩很高,但是工作后没有什么成就;而上学时成绩不好的人,工作后的成绩都不错。我想这就是这个现象的解释。
原文
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这个富翁说,巴菲特一再向他强调,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教诲来自于父亲。这个教诲是尊重自己的感受。假如你是一棵树,别人对你的态度就是一阵又一阵的风,如果你很在意别人的意见,那意味着,随便一阵风,都会把你剧烈摇动,甚至将你吹倒。作为一棵树,你能否矗立在大地上,取决于你有多少根系紧紧地深入大地。生活就是大地,你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腻的感受就是一条或粗或细的根,你的感受越是丰富充沛,你的根系就越是紧紧地深入大地中。那样一来,就算是很强烈的风也不能颠覆你的立场。
我们经常会忽略自己的感受,也容易忽略别人的感受。所以我们生活中应该多注意自己的感受。
原文
有时候,我们渴望方法,是因为我们发现,尽管知道了无数道理,但我们还是没有发生改变。这是因为,这些道理和你还没有关系,它们还不是你自己的。你必须通过自我觉察,清晰地捕捉到这些道理的确在你自己身上的展现,等你捕捉到这些信息后,好的转变自然就会发生了。也只有做到这一点后,这些道理才成了你自己的。
道理大家都懂,为什么过不好一生呢,因为道理是别人的道理,你没有在生活中捕捉到,对你来说,道理只是一个概念,而别人的道理是在情景中真实体验的。
原文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两个完全平等的、有独立人格的人的事情。你可以努力,但不是说,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效果,因为另一个人,你并不能左右。所以,无论你多么在乎一次爱情,如果另一个人坚决要离开你,请尊重他的选择。
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一种男女关系是,一方离开,另一方会发誓毁了对方。这都是寄生的爱情,个人的独立人格发展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