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了解曾国藩,是无意间看了一期节目,提到了他,当时说曾国藩儿时背书,小偷入门偷盗的故事,这么笨的人后来成为了半个圣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勾起了我对他的兴趣。
于是开始关注他,但迟迟没有行动。再后来,在督促上八年级的儿子的历史背诵中,“太平天国”、“洋务运动”都提到了他,我觉得他真的很厉害,历史对他的评价是:对清朝有再造之恩。恰好我们合融读书共读这本书,我第一时间拿到了《曾国藩传》,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
当你开始关注一个人的时候,你就觉得生活里到处都是……他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完美,他有他的缺点,但是很真实。曾国藩天资笨拙,但是为人正直、信念坚定,运气也不错。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对他非常感兴趣。他考试考了八、九次才考上,甚至连秀才都算不上,但是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穆彰阿,是曾国藩从政生涯的起点。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时并不招人喜欢,因为为人处世过于刻板。
他人生的第二次转折应该是他的父亲过世,应清政府的邀请,再次重新出山,组建
了湘军,后来成为灭掉太平天国的中坚力量。他这次出山之后,大改自己以前的脾气,坚定了“不为圣人,便为禽兽”的信念,严格的要求自己。经过长达14年的斗争,终于灭掉太平天国。但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千疮百孔,慈禧也担心他会造反,然而此时曾国藩却信用了苏轼和王安石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这样淡泊的话进行回应以及表示他作为儒家学派的忠心,随后弃武从文,解散湘军。
曾国藩一生的辉煌就是组建了湘军,最大的遗憾就是解散湘军。当时曾国藩为了自保,解散湘军,谁料到之后还有捻军、天津教案…他的晚年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他是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的…但是他的一生将诚字贯彻到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是做到了的。“不信书,只信命”,也许是他晚年的哀叹吧…
有人说,做官要学曾国藩。读完全书,我觉得曾国藩官场成功有四点:一是贵人相助、二是义无反顾的坚;三是识大局懂得功成身退、四是会带人无论是家人还是士兵。“树大招风”,是我从他和慈禧、咸丰的相处中看到的,权利和利益的冲突…
这本书值得学习的很多,我们不曾身居高位,也没有涉及权贵。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向曾国藩一样,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坚持坚持再坚持,养成好的习惯、修身、克己、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