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石泉,入跃迁社的第二十二篇随笔。记录思想,见证成长。
少时的老夫亦曾是文艺青(少)年一枚,逢六一、中秋、元旦等各种文化节日,必有表演。虽然节目的内容早已忘却,但每次登台之前“两腿肌肉不由自主地抽搐,带动膝盖骨以200次/分的频率上下抖动”的感觉,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每当此时,我便在心里默念,这次就当练手了,下次就会更好些。
工作后需在公众场合“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脑袋先天转的不快,碰到准备不够充分,基本上一开口就是“贾总的演讲”(可搜索欢乐喜剧人贾冰),欲语千言,一时间“竟无语凝噎”,最后就差“执手相看泪眼”了。
每当此时,我又在心里默念,这次就当练手了,下次就会更好些。
......
虽然时至今日,对类似状况依然难以应付自如,但持续使用这样的“阿Q精神胜利法”貌似让自己有了些许进步。
马克吐温说,世上有两种演讲者,紧张的和故作镇定的,区别只是在于有的人能够控制这种紧张带来的反应。对比反思,我用此自创之“独门心法”虽有“掩耳盗铃”之嫌,但似乎的确能减缓不少紧张。
直到昨天,偶听到一本书叫《终身成长》,才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这个简陋的思维模式,竟然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成长型思维模式。(嘿嘿,暗自窃喜中......)
书的作者叫卡罗尔·德韦克,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终身成长》是她数十年研究的经典作品(比尔盖茨亲自撰文推荐)。
她在书中指出:成功不在先天、无关外在,关键在于思维模式。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套思维模式:固定型和成长型。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被失败击垮可能会是永久性的,会形成散不去的伤。失败从一种行为,转为一种身份。如果我失败了,会转为我是一个失败者。他们一般不从失败中学习,只是去尝试修复自己的自尊。
对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来说,失败也是一个痛苦的经历,但也是一次直面和解决问题的机会。犯了错误或经历失败,就努力改正过来,完善自己。我可以做出选择,不用失败的经历定义自己,而是获得了掌控权。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战时,依然可以茁壮成长。对如何培养一个人的成长型思维,作者给出了“四步法”:
第一步:接受。承认两种思维模式会像双生树一样缠绕在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
第二步:观察。学会在生活中觉察,发现引发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激发点是什么?
第三步:命名。把固定型思维当做另一个自己,取个名字,以便思考其被激发后会带来哪些伤害。
第四步:教育。逐渐学习维持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方法,设立成长型目标,让成长型思维开花结果。
怎么样?你偏向的是哪种思维模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