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留下的清香》——原创

妈妈包的粽子终生难忘


夜深了,只有煮粽子的蒸锅发出嗞嗞的响声。

平生还是第一次自己包粽子,便想起了童年坐在小板凳上看着妈妈包粽子,不由得眼睛湿润了。

那时候的日子虽然清苦,但妈妈还是要讲究个“应时到节”,在每年的端午前后,必让我们吃上她亲手包制的软糯香甜的粽子。当时我才不过七八岁的样子,盼着快点做熟了吃到嘴,那种温馨的气氛、幸福的心情无以言表。

妈妈是个手巧而又细致的人,她包的粽子个头适中,又快又紧又好看。没有带色的绳子捆绑,就靠剪和不剪粽叶尖儿来区分枣的和豆馅儿的,包的时候,她用牙齿咬住线的一头,左手托着粽子,右手拉住线的另一头,拦腰儿勒紧缠两圈,再系个活扣,这样,才能把粽子包紧,妈妈说太松了会影响口感。那个年代,家长是不宠孩子的,更不会溺爱,很多家务活儿我都干过,可唯独包粽子没摸过。今天,我是靠着回忆妈妈的制作手法“照猫画虎”的,或许遗传了妈妈的心灵手巧吧,当然初次尝试,包出来的粽子可没有妈妈做的漂亮。

零点开包,近一个小时28个粽子完事儿,小枣江米配比正好,剩下一些粽叶,寻思着有空儿再包一次豆馅儿的。

这上锅蒸煮,在没有压力锅的年代,可需很大功夫。记得小时候还没等到煮熟,我就已经睡着了。而今晚的我,象妈妈当年一样,虽然有困意却是不会睡着的,望着蒸锅里冒出的热气,那熟悉的、浓浓的粽香味道伴随着我对妈妈的思念已经飘溢了出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