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怎样平衡每一天的大事小情,享受健康的生活”大到“怎样才能平衡家庭和事业”我们每个人大概都在心里问过这个问题,或者正苦于无法找到平衡。“又熬夜了”“什么时候才有时间好好运动下”"可是地板那么脏,家里一团糟,打扫完只想倒头就睡,原定的读书计划又泡汤了”“工作太忙,都没有时间好好陪孩子”…我们在一个个失衡的日子里慨叹,什么都没有好好做,日子就已经被无情的虚度了。
那么怎样才算平衡呢?每件事都做到面面俱到,每天家里保持得窗明几净,晚上熬夜和团队完成项目方案,得抽空看几页书,还要有时间陪孩子玩游戏,是否这种完美的状态才算是平衡。而事实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
每个人都追求完美,但追求这种完美的平衡生活,只会令我们更加焦虑,却永远也达不到你所谓的平衡。那么怎样才是我们可以实现的平衡呢?
1.放弃对“完美”的执着,认清“不平衡也是人生平衡的一部分”。还记得电影《美食、祈祷、恋爱》里故事的后面,女主角害怕再次陷入爱情,害怕失去好不容易寻着的自我,而选择拒绝回避,智者说的一句话有如醍醐灌顶,“有时候,为爱失去平衡,也是心灵平衡的一部分”如果刻意去追求平衡,而回避顺其自然产生的感情,那么也就意味着另一种失衡的开始。爱情如此,生活也是这样。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衡,偶尔的懈怠,偶尔的不完美,顺着生活的方向向前走,才是平衡的开始。
2.学会专注而高效。小时候写板报经常会写到这句话“玩得开心,学得痛快”,那个时候其实不太懂这句话的意思,学习本来就是件苦差事,叫我怎么痛快,学习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玩乐呢?更别提开心了。其实,这句话恰恰道出了平衡的要义,它告诉我们不要三心二意,瞻前顾后,玩的时候就尽情享受这份开心而不要担心学习的事,学习的时候呢,就要沉静下来深入思考。再比如说到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这事,想到以前采访过的一名老师,她说和孩子的交流不在乎时间长短,而是你有没有真正静下来认真倾听,认真交流。哪怕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但有了情感的互动,那这几分钟也是有价值的。相反,即使你有大把的时间陪孩子,却对孩子的需求敷衍甚至不耐烦,这样的沟通甚至不如那几分钟。
3.善于利用零碎时间,从一件小事开始。以前我喜欢规划好大片时间来做一些事情,比如写作,总觉得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才可以开始写,刻板而机械,往往等到留好了时间开始写时,却不知从何写起。后来我换了一种方式,利用零碎时间写作,一有灵感迸发,就马上动笔写,可能只有几分钟的零碎时间,但这一瞬间的感觉纪录下来了,效果比苦思冥想的好太多。不论是写作还是培养其他的爱好,弹吉他也好,画画也好,不必等到时间充足什么条件都齐备才开始做,随时都可以开始。
4.动态的平衡才是可以实现的平衡。我们不可能每天都过得很规律,每天都面面俱到,平衡而健康。但可以拉长战线,从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这个维度来看,有一段时间专注工作,一段时间专注陪伴家人,一段时间培养某一个兴趣爱好,而不是把所有的东西放在具体某一天完成,这样我们的人生就会轻松很多。就像我们经常说的慢生活,也应是这样一种动态的平衡,有快有慢,有加速冲刺也有悠闲缓冲的时候,这样人生也会有更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