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爱给欲望穿上华丽的外衣。说“追求事业”,却无人言明背后对财富与地位的渴望;高呼“寻觅灵魂伴侣”,也鲜少有人直面内心对亲密关系与生理欢愉的本能需求。这不禁让人思考,我们究竟在逃避什么?为何连正视欲望都成了一件需要勇气的事?
“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做人要无我利他”,这些话语本身并无对错,却在传播中被断章取义。有人盲目跟风,却忽略了“胆大”需要以智慧与经验为基石;有人高喊“利他”,实则在利益面前锱铢必较。话语成了空中楼阁,失去了现实根基,而人们在追捧与践行中,逐渐模糊了对欲望的真实认知。
不敢正视欲望的人,或许并非没有欲望,而是源于内心的怯懦与能量的匮乏。他们害怕被他人评判,担心追求欲望失败后的窘迫,于是用“我本无求”的假象将自己包裹。就像那个嘴上说着对升职毫无兴趣,却在他人获得晋升时暗自神伤的朋友,他逃避的不是欲望,而是面对欲望可能落空的风险。
然而,欲望本身并无原罪。金钱能给予我们生活的底气,权力能赋予我们改变世界的能力,美好的情感能带来心灵的慰藉。真正重要的,是我们以何种方式去追求这些欲望。法律与良知是底线,在这个框架内,大大方方地承认“我想要”,远比遮遮掩掩来得坦荡。正如那位从穷小子逆袭成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叔叔,他不避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凭借双手将欲望转化为现实。
万事万物本就没有绝对的黑白,欲望也是如此。它可以是推动我们向上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吞噬理智的深渊。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追逐欲望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其裹挟。正视欲望,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以成熟的姿态,去规划、去奋斗,让欲望成为我们成长的阶梯。
所以,别再给欲望披上厚重的伪装,也无需对它避而不谈。承认自己的渴望,用智慧与努力为其保驾护航,我们终将在正视欲望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收获真实而丰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