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价值2000元的拆书稿,你不得不知地三个写作技巧(一)

                                                                                                                ------ 如何读懂一本书

本章节共三篇内容,纯干货;

是作者通过前期的读书,报3000元的拆书稿写作课学习,再加上后期自己写拆书稿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处理过各种退稿、改稿后,最终签约的全过程;建议收藏反复拆解;

毕淑敏曾说:

“书不是胭脂,却会使人心颜常驻;

书不是棍棒,却会使人铿锵有力;

书不是羽毛,却会使人飞翔;

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人千变万化。”


读书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


白岩松通过《道德经》走出抑郁的迷谭;

樊登通过读书创办【樊登读书】,现在估值200亿;

董卿通过读书,制作了《朗读者》,这档节目不仅捧回了白玉兰奖,还代表中国原创综艺走进了戛纳。

但是,工作福报996,孩子课后作业的蜜汁辅导,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的琐碎,让98%的人,没有时间和心情去耐心的读完并且读懂一本书;

所以,听书这一方式,顺应需求,应运而生;

可以在通勤路上听,可以在做家务的时候听,可以在跑步运动的时候听;

解放双眼,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近视度数加大了。

同时,崛起的,也有一代拆书人;

把艰涩难懂的书籍拆成20-40 min 的口语化的精华内容,像一首歌一样,自然流畅,没有深奥的概念和环环相扣的逻辑,让人不知不觉就听进去;

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也是他们的谋生方式;

那一切的前提,是如何读懂一本书。

以下,通过三个方面,怎么选书,有目的的阅读,怎么拆解一本书,来完成今日的分享。

一.选书的标准

选书有以下五个标准:

l 工具性

《非暴力沟通》《关键对话》《高绩效教练》《清单革命》《睡眠革命》等,给你一套工具;

这个工具能够立刻应用,能够改变你的生活;

l 新理念

《他人的力量》《钝感力》《放弃的艺术》等,带来一些新的理念、新的发现或者新的想法;

l 实用性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掌控谈话》《商业的本质》等,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改变;

l 科学性

《思辨与立场》《世界观》等有严谨的科学文献的支撑,然后有相应的实验,具备一定的可证伪性。

l 趣味性

《狼的智慧》《怪诞脑科学》《活好》《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活出生命的意义》等,虽然不一定有很多实用工具,但是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意义或者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动力。

二.带着目的阅读

每本书都有自己的使命;

而读书的过程就是人为地弄清楚一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抓住一本书的框架、脉络和重点。

你得知道:

问题是什么,

研究现状是什么,

怎么解决问题,

这里边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什么,

最有力的案例是什么,

怎么论证的,

最后对对方有什么好处。

不用担心,再复杂的书都有一个结构。

三.解构一本书

(1) 找到定义主旨问题的句子

工具类书籍是为了解决读者问题。

所以这类书,首先要在书中找到定义这个问题的句子。

再复杂的书,也要首先看它是怎么定义问题的。

比如《钝感力》一书中,一开头,作者就通过案例解释了钝感的力量。

(2) 熟悉书的写作背景

背景知识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作者背景和写作动机。

每个作者在书中提出的思想、观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思维方式有密切关系。

而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由于只能看到被文字记录下来的观点和思想,却看不到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过去的人生经历、形成的思维方式,就很容易孤立地、静态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3) 精华:书中提供了哪些解决方案?

一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提供了哪些解决方案;或者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变化的过程是什么。

比如,《关键对话》就是通过分享事实经过,说出你的想法,征询对方观点,做出试探表述,鼓励做出尝试五步,来解决影响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关键时刻”的。

而类似《欧阳修传》《王阳明大传》等传记类书籍,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告诉读者,书中的主人公一生经历的重要阶段。

(4) 画龙点睛之笔

书的最后一部分,一般来讲,会进行价值升华。

什么叫价值升华?就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这本书讲这个事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们最后能够达成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作者希望大家读完这本书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5) 精华内容的界定

很多人读书的时候,喜欢画名言警句,铿锵有力的话,但这种话其实没有传递什么特别多的价值;

那真正的重点该是什么呢?以下八点,enjoy:

1.当你感觉概念被清晰界定的时候,一定要记下来

2.当你感觉问题很严重的时候,要记住它

3.当你感觉某种解释令你很意外的时候

4.当你看出递进关系的时候,这部分很重要,值得记录

5.当你看出转折关系的时候,要留意转折后的内容

6.不同侧面彰显书籍内在价值

7.当阅读的时候感受到心灵冲击

8.书中的奇闻逸事,增添讲书的趣味性

最后,

在读书的过程中,如何快速把一本书用一句话的方式,总结、提炼、升华,这是需要《刻意练习》的;

下一篇内容,如何整理一篇拆书稿,敬请期待。

【分享】

白岩松在“乌镇文化讲堂”上发表过一场演讲,题为“《道德经》——我的生命之书”。

他关于读书的理解是这样的:“为什么要多看书?因为看多了书,知道的就多了,就越懂得包容,包容了就会公正了,公正了就有领导力了,才能接近“道”,才能长久地把一件事做下去。”

---end---

作者介绍:丘尔,

每天5点起床的早起星人;

2年撰稿人经验;

半年时间从150斤减到100斤;

坚持日更;

每天与大家分享成长日常。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当青春不在的时候,就得靠智慧来证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