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是通过让人超越自我并投入到一系列的活动中,来带给个人满足感的。
若没有目标,就如在大海中航行,没有指向,没有指路明灯,那,不论当下在做什么,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结果是什么,就会出现“应付了事”,你付出的时间也是在浪费掉你的生命,不是所有的事情一定要有所目的,但是,紧要的、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
目的的本质是,确保一个人至少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在其行动上作出承诺,并且通常在对它的实现上还要有所进展。追求一个目标,可以规划一个完整的人生,不仅给人以意义和愉悦,而且给人以学习和追逐成就的动机。
事实上,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人重要的人生取向是在青春期孕育出来的。那个时候,我们没有任何的目的,只会喜欢我们所喜欢的人,事,物,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会去选择你喜欢的事物,在众多的事物中坚持一两项。
我自己并没有什么特长,只是在书写方面,一直没有停下,断断续续地有在写一些东西,直到有一个契机,大家都在做特长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方面我一直有在坚持,因此,重新拾起,逐渐深入。有的人是在童年时期,就会培养爱好,会去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如果你有,不要放弃,重新开始,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很少会听到老师跟学生讨论他们的学习活动可能指向的“更远大的目标”,也不会提及很多人在追求目标过程中体会到的满足、兴趣或快乐。它不是一个不变的目标,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会随着你自己而改变,但是,有一个大的方向是不会变的。
必须确定一个目标,值得一生为它努力,你所有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它。
如尼采所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受得住。”
不管别人诽你谤你,不理解你,你永远知道自己的所做是为了什么而存在。
明确的目标,可以让你的时间充满意义,同时,让你觉得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无论达成与否,只要你真正朝着目标前行,那么,你的每一步都是有方向的。
年轻人若可以,可以尽早设立自己的目标,若你不知道,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但是,最后的决定要自己拿主意。孩子必须有一种意识,在追寻人生目标的道路上,是自己来做选择,父母不能代替他们选择,父母可以从旁协助,但,不能剥夺孩子做选择的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能力,他可以完整地、明白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存在,为什么而努力,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怎样活得有意义,父母不必过分着急,孩子最终会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反映出你对他的影响,尽管我不能确切地说出在什么时间或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若你想孩子努力,上进,自己就要做到,人是具备天生的模仿能力,在最开始的时候,不论好坏,小孩子都会模仿大人,是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
所有的年轻人都会作出自己的选择,没有人可以在此替代他们。
若你让别人作出选择,那也不要后悔,一旦开弓,便只能向前走,若你想要自己作出选择,就一定要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