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世界是物质丰富的时代,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也是趋之若鹜。
笔者却认为,求财要先求内财。
那么什么是内财,什么又是外财呢 ?
身体、道德和智慧便是内财。
我们都知道“荣华富贵”这个词,那么什么是“荣华” ?
“荣华”就是说你的外在的身体和内外的五脏六腑很健康,这一点别人一眼就能从你的外表看出来。
“富贵”又分为“富”和“贵”。富是钱财丰盈,贵是受人尊敬、是他人的“贵人”。
“荣华富贵”说的就是内外财兼备。
为何求财要先求内财 ?
试想一个身体孱弱、人品差、愚笨的人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功吗、会赚到很多钱吗 ?我想很难吧。
相反一个身体健康、道德高尚、智慧的人,哪怕不求财,也会有众多的粉丝追随着他。
孔子的孙子子思曾多次受到鲁缪公的邀请,可是他坚决不出仕,一心潜心研究学问。后来一辈子子思都没有做官,留下了传颂千古的《中庸》。
所以求财并不只是向外求,要向内求。
外财无外乎是财富、荣誉、地位,其实这些都是很容易失去的东西。如果你求财而不得,请不要抱怨,不是别人的问题,是你自己的问题。
求外财容易,求内财却很难。为什么呢 ?打个比方你本来是个普普通通的人,通过努力抓住了机遇而坐拥几千万身家,这并非难事。但是你要想成为一个智者,挖空心情花了好几百万从国内外请了好几个大师给你讲课,想摇身一变就成为一个智者。这可能吗 ?很难!但是如果有了外财,再去追求内财那是比较便捷的。
孔子四大弟子之一的子贡,本来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商人。但如果他没有遇见孔子,那么也许也就是石崇之辈,而不是圣贤。子贡是不满足于做一个商人的,于是他虚心求教于孔子,忠心侍奉孔老夫子。后来他的名声还一度超过夫子,却不以贤人自居,忠实维护孔子的声望和地位。这就是一个外财首富追随另一个内财首富的故事。
智慧这东西在内财中是属于最高等的财富。
下等的财富是名利,中等的财富是健康,上等的财富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