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救自己千千万万次

   

曾以为安全感是一堵密不透风的墙,是他人递来的伞,是既定轨道里的安稳。直到某一天,那堵墙轰然倒塌,伞被狂风卷走,轨道突然断裂,我才在慌乱的碎片里明白:人这一生,真正的庇护,从来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突然一瞬间觉得自己走错了很多路,一年一年长大,情绪越来越多,话越来越少,身边的朋友都交上答卷,我却把给我的答案扔掉交上了白卷。青山已过,可我受的伤给我留了疤。

    看到一段喜欢且认可的话:一个人进步最快的时候,是她失去安全感的时候,她必须克服恐惧、依赖和失望,长出自己的铠甲,懂得爱惜自己的羽翼。

      会有一些迷茫低落的时候,窝在沙发上看让人开心的综艺,刷那些无聊至极的短视频,甚至选择哭泣,因为这是一种主动发泄,而那双救赎的手,也只能是自己的。

      第一次救自己,是和“依赖”告别。从前总习惯把期待挂在别人身上,遇事第一反应是“你帮我想想”,难过时盼着你陪我熬过去。可“当满心欢喜分享的计划,只换来敷衍的“对不起”,我才猛然惊醒——别人的肩膀再温暖,也有抽离的时刻;他人的帮助再及时,也有缺席的瞬间。那天我自己打了车,自己改了方案,自己煮了碗热汤。关掉等待消息的对话框时,心里空落落的,却也悄悄长出一点硬气:原来没有别人,我也能把事做好。

          后来救自己,是和“恐惧”对峙。我在大雨滂沱的深夜辗转反侧,屋里寂静无声,有那么一瞬间,我快要被恐惧吞噬,停顿几秒后,我把卧室的门紧紧锁住,打开台灯,让昏黄的灯光伴我入睡。

        再后来救自己,是学着“爱惜羽翼”。曾为了讨好别人,把自己逼成“老好人”,明明不想帮的忙,硬着头皮答应;明明不认同的事,笑着说“没关系”。直到某次累到生病,躺在病床上才发现,委屈自己换来的“认可”,根本一文不值。他总是打你一巴掌再给你一颗枣,试探你崩溃的底线在哪里,也赌你反弹的上限有多高。从那以后,我开始学着拒绝,学着把时间花在值得的事上,学着在受委屈时为自己辩解,在疲惫时允许自己休息。不再为了迎合别人磨平棱角,原来爱惜自己,才是最该学会的事。

          人这一生,总会遇到几次“天塌下来”的时刻,没有人能永远做你的避风港。那些失去安全感的日子,那些独自咬牙坚持的夜晚,其实都是在逼着自己长出铠甲。我们在告别中学会独立,在对峙中变得勇敢,在自我接纳中活得通透。

      想要健康的身体,就要按时吃饭,好好睡觉,想要广阔的前途,美好的未来,就要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幻想没有用,等待没有用,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更没有用,回不到的过去,那些拥有和失去,那些自由与未来,那些爱与不爱......

    于是我回头看那个曾被盛大爱意包裹过的自己,拍了拍她的肩膀,告诉她不必太难过。偶尔,我仍会被滂沱大雨淋湿,比如,某个深夜,回忆像冰雹般砸向窗棂;比如,某个清晨,孤独如雾气渗进门缝。但我不再恐慌,因为我知道雨终究会停,而我的小伞虽小已足够撑起一片干燥的天空。

    如果说年龄是另一个维度的恩赐,那么,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习得的自我治愈能力,就是自己的珍宝。

    不必害怕失去安稳,不必恐惧独自前行。毕竟,最可靠的人,从来都是那个一次次从困境里把自己拉出来的自己。一个人,救自己千千万万次,便活成了自己的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