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4  反思如何去分享?

       我对分享真正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是在大学碰到Z舍友后,并不是其他人时间段没有碰到会分享的人,而是,在这段时间我意识到了,并且感受很深刻,回忆时就成为了这段时间里的主题。

       我反思自己的家庭环境,并没有近距离接受到有关“分享”耳濡目染的教育。在认识Z后,她让我意识到会分享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也意识到自己对于分享能力的欠缺。

       为什么自己没有良好的分享能力?

1、认为分享的东西必须高大上,芝麻小事没必要分享,所以分享发生的次数少,没有养成习惯;

2、对分享人群潜意识里认识有误,认为聚在一起分享各自了解的八卦的群体,是我要分享的对象群体,而自己不爱打听和聊八卦,误认为我分享对象是这一类,没有了融入圈子去分享的动力;

3、先天分享受熏陶的能力不足,即我的家庭环境在这方面的展现不多;

4、自己意识时间较晚,直到大学才真正意识到,也未认真去学习实践这一分享能力。

       如何让自己多分享?

1、对于内容,我还是会认真筛选,但,不一定要多么引发深思,好像得让人一看大大改变的内容才行,也可以是一些有意思的小事件,培养自己多分享的能力。

2、对于分享人群有正确的认识,多分享给自己身边重要的人,因为他们能比较容易反馈给我积极的信息,比如我的分享给他们的快乐等信息。这可以起到正面作用,再慢慢扩大分享人群,强化自己的分享能力。

3、自己可以刻意在家庭小环境里形成爱分享的能力,慢慢去形成好的影响。

4、在学习反思分享的同时,时刻调整,争取拥有有效的并且是好的积极的分享能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