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总是理解不了,为什么最强大的不是对抗,而是允许和接纳?”,感想如下:
对抗近乎本能,本能是与生俱来的,这就像条件反射,然后动物也会有……但这些玩意儿有时候会让自己受伤,甚至是压根承受不起的伤害,一不小心就崩了、塌了、绝望了,就像突然间被剪断了线的风筝,从此一跌不起。
至于说为什么看起来有的人强大,好像能够轻易承受得住,并且通过反抗好像越挫越勇……但你知道的,这本身就是冒险行为,是存在风险的。
这有点像是在赌运气,同样的,人生说到底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呀。但你老是如此,且次次如此,久而久之会如何?会养成习性的呀,而这种习性又将塑造你自身,而一旦遭遇承受不起的挫折呢?万劫不复、无路可退呀!如此一来,就问你怕不怕。
那么,这里的问题在于哪呢?面对常态的失败或挫折或者是无力对抗,你缺乏相应的训练。
而没有相关训练,却又是如常的存在,如何面对或者说应对这种存在呢?久而久之,被不断消磨着,还是全方位的消磨。比如你的热情、激情、爱、勇气,自信和自尊等等。这可就太致命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要学会一种叫做“概率化”的观念。比如成功是概率事件,失败也是如此,只不过是概率大小的问题。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和接受一个问题即可。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成事的概率。需要接受的一个问题是:失败的结果只是概率事件之一而已。
如此一来,全方位放宽、放开,自己变得充满力量,并且通过使用这种力量的同时也在补充力量,久而久之,良性机制打造完成。再去理解事物和看待事物时,反而能够趋近平静、平和,然后也允许任何可能性的发生并且更能够轻易地接受其结果。
至于说对抗自身是不是很强大?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误区,比如学习是反人性的,但学会后对自己有帮助或者有用,继而进一步推出反人性才是成长。就像有人认为追寻梦想的路上就该有嘲笑的声音,孤独的人终究会拥有独属于自己的风景。实际上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人民群众中来,回到人民群众中去。至于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那是没办法的事儿。意思是,如果它是常态,不能抱着良好积极地心态去面对它且还要深受其影响,如此一来,如何能够有所作为呢?换句话说,谁不渴望一帆风顺呢?谁不希望事事顺遂呢?谁又不希望前程似锦呢?是不想吗?是暂时没那条件啊!没那条件怎么办呢?创造条件也要上啊!身不由己,不得已而已。
所以,在我看来,成功多半都是被逼出来的,当然,也有被逼到销声匿迹的。我之前说过,成功是概率事件,且对抗本身就是冒险的。面对这种情况,有些人之前付出太多了,回不了头了,只好孤注一掷了。这其实是思想滑坡导致的。
因为从“沉没成本”的角度来说,越是前决条件居多,发生的概率就越小,也就是说事情整得越复杂越难办成,其中但凡有一点失误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沉没成本”告诉我们的是:已经过去已然成为既定事实,如果无助于当前事件的发展,那么再执着于它,那就是消耗和浪费(意思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如果对未来没影响,就别主观上让它们强相关)。这玩意儿就跟掷硬币是一样的,正反面的概率是差不多的,千万别天真地想,你掷了很多次就必然能够控制它的概率。
这么说来似乎观点之间相悖哈?但真实情况是:一时是一时,此一时非彼一时;一事是一事,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一概而论。
说个前段时间看到的故事:
“东汉年间,有个大名人叫郭泰,他游历全国,寻找人才。一天他走在路上,看到有人荷着锄头,锄头上挂着瓦罐,一不小心瓦罐摔地上碎了。这个人却头也不回,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接着往前走了。郭泰好奇:你为什么也不回头看一下呢?这人回答:瓦罐已经碎了,还有什么好看?
郭泰大悟,人才啊!”
“沉没成本”,换个词就叫“破甑不顾”。
所以,对抗为什么不是最强大呢?不可否认,它是一种强大,然而,就像决策不应考虑沉没成本是一样的,光有对抗,赢了不会是因为对抗才赢的,而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方法和方式适宜,是实践和运用得当,和你对抗与否压根关系不大。这就像如果你相信“天道酬勤”,故而失败你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勤奋或者不够努力,但事实如何呢?成功只是概率事件,有时候是能力范围内,有时候是机缘巧合,还有些时候运气使然,更有时候条件不允许……如此一来,你还依旧觉得是对抗才能带来成长或者因对抗而强大吗?
当然,对抗也不全然毫无作用,它最起码的一点,代表着某种勇气。敢。这是一种很可贵的精神。
然而,话又说回来,光有一腔孤勇肯定是不行的呀!
那么,允许和接纳何以有更强大的力量呢?允许发生是什么?拥抱不确定性;接纳后果是什么?承担和承认沉没成本;前者让你更加从容,后者让你更加平静。这两者一结合,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清醒、理智、客观的状态下……再加上实事求是呢?我大可以不疾不徐地循序渐进,既不被情绪干扰,又不为感情冲昏头脑,然后还遵循客观规律、因势利导,这就像齿轮加上润滑剂,又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久而久之,不强大都说不过去吧!
当然,这两者的前提也都是需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护城河,方有机会生生不息。不然,前者很可能让自己置身危险之中,后者则很可能化作某种不作为、堕落、消沉。
今天逾期十四天,收到一条短信,信息如下:“某某你好,关于你某呗欠款一事,因长期恶意逃避还款义务,债权方将以法律的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律师函已寄往你户籍所在地,请注意查收。详询……”而我,就像标题所示,身不由己,故而破甑不顾。已经发生的事儿如果对未来没影响,它当然有影响,所以就变成了:已经发生的事儿如果暂时没有能力去解决它,那就尽量消除它对自己的影响,尽可能不让它影响接下来的决策,就当是沉没成本给处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