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浙江温岭:七月七 石塘少儿喜过小人节

组图:浙江温岭:七月七  石塘少儿喜过小人节



2017年8月28日,浙江温岭市石塘镇,当地纸扎老艺人郭光兴(左)一家在进行七夕“小人节”祭拜后,将彩亭上的泥偶取下留念。这满金亭是歇艺二十多年郭光兴专门为16岁的孙子郭骋特制的。



三层的彩亭上装饰着郭光兴利用泥巴、被缎、纸等精心制作的《八仙过海》等泥偶。



郭光兴与孙子郭骋在满金亭边合影留念。



在石塘,彩亭在焚烧前,亭上装饰的戏曲泥偶常拔下来给人把玩或留念。




在祭拜时,人们常要备糯米水圆(糖馃)和七种鲜花作为供品。



石塘七夕习俗主祭者为家里的女性长辈,祭拜七娘妈(七娘夫人)要上三次香。



石塘镇东兴村叶柯宏(女)今年16岁了,家里为她过七月七,买来了满金轿和彩亭一起祭拜,供品很丰盛,摆满了两桌。


看到右下角那个女的贴纸吗?好像今年新出现,以前都是泥偶,2015年,到玉环县坎门镇考察七月七时,发现当地的彩亭上的人物都是这种类型的,原来立体的人物,变成了平面的(彩亭内部也有从立体人物到平面人物的转化的,如七娘妈形像就是这样,现在是一张版画纸,或称纸马)


彩亭或彩轿 中有七娘夫人版画(纸马),原来用的是泥偶,郭光兴师傅此次以古法制作。


满金轿中有一个身背包袱手拿雨伞的少女,寓意长大成人



2017年8月28日是农历七月七,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部分地区(撤扩并前原石塘镇、箬山镇部分村落)的闽南移民后裔的信佛(泛神的民间信仰)人家,照例要为家里1岁至16岁的小孩子过生日,祭拜少年儿童的保护神“七娘夫人”,祈求七娘夫人保佑孩子们平安健康成长,当地通称为“做七月七”、“小人节”。

“小人节”祭拜,例用当地纸扎艺人精心制作的彩亭、彩轿和七娘妈座(一般男孩子用彩亭,女孩子用彩轿,现也有用彩亭的,简易的则以七娘妈座代替,16岁时用的满金亭和满金轿制作则更为考究)。七月七的其他祭品,包括五牲(三牲)、五果、六菜、四福食等。

“石塘七夕习俗”(小人节)2011年5月已与广州的“天河乞巧习俗”一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8月28日当天,石塘镇人民政府在东海天后宫前广场举行了“曙光圣地 祈福纳祥”2017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塘七夕阳习俗祈福礼活动。                                                       黄晓慧摄影

附背景介绍:七月七的其他祭品,包括五牲(三牲)、五果、六菜、四福食等,五牲就是鸡(蘸上盐的鸡蛋)、猪肉(刀肉)、墨鱼鲞、黄鱼鲞、猪肝等,五果过去为荔枝、桂圆、红枣(均为干品)、油橄等,现亦有时令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李、西瓜等,四福食则是糖龟(jiu)、粽子、索面、馒头(不一定全部都放上去),这些供品一般都放在盘头中。另外,还有七杯酒、一碗或两碗糯米水圆、七种鲜花(如南瓜花、丝瓜花、紫薇花、木槿、凤仙花,要采自干净的地方,有的人认为,其中16岁时不能用南瓜花和木槿),有些信佛的人家,则不用荤腥的五牲(三牲),酒也要用茶代替。有的还要奉上一些经牒、纸折金元宝等。

16岁时用的满金亭分为三层,分别为“虫二”(风月无边)、保赤宫、“七娘夫人(宫)”,在彩亭上,还装饰着一个背着包袱雨伞上京赶考的书生,寓意孩子从此长大成人。

焚烧彩亭,同时还要烧一些金纸,当地人称之为“烧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太多的人,说自己不喜欢、不羡慕别人闪亮的生活,不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生活过得风生水起、过出了心里的最佳样子,只是因为...
    家以纯阅读 4,127评论 4 6
  • 我住在上海破旧的顶楼老屋 清晨的阳光是最奢侈的礼物 小强们在地板上骄傲地巡逻 厨房油烟机总爱娇嗔地发怒 杰哥提着包...
    位长安阅读 3,118评论 0 0
  • 小宝: 让妈妈大体说说你的样子。 眉毛比较粗,像你爸 鼻子嘴巴看不出像谁 眼睛珠子黑得发亮,双眼皮。爸爸和妈妈都是...
    稻子未熟阅读 3,081评论 0 2
  • 今天我三十三岁的生日,休班跟姑娘玩了一天的拼图,更重不觉更事儿!时间不会慢走,岁月也不会因你的无知而让你成长!总觉...
    不知我阅读 1,247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