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信息过剩,你是不是觉得,每天刷朋友圈都刷不完;收藏了很多东西,以后可能用的上,但最后却都没打开过;买了很多课,没有整块时间学,干脆都不想学了。
这是典型的知识焦虑。其实只要能学会用碎片时间做好碎片阅读,同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别人的知识为你所用。
怎么通过碎片化阅读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一张图就可以告诉你。
这张图是通过彭小六里面讲的关于碎片阅读的内容和我自己的阅读经验结合整理的。
1.收集碎片内容(带着目的去娱乐)
我们一般关注的内容都是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内容,每天信息量很大,有些内容今天可能用不上,但当我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时又会用的上,怎么办?
不要每天随便刷刷就过去了,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要学会带着目的去收集整理自己的知识,才能不断进步。
比如在朋友圈或者微信公众号,或者知乎,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分类收集到印象笔记里。
2.提炼核心内容(在阅读中学会思考)
读一篇文章,甚至一段话,只要是自己想了解的内容,就要有所思考,不要什么内容看看就过去了,学会思考很重要,这句话的逻辑通顺吗?这句话对我有没有什么启发?在我的工作中能不能用的上?
比如你这段时间对压力管理很感兴趣,在某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一点关于压力管理的内容,可以把文章中的关键内容提炼出来,做成卡片的形式,再放到自己的印象笔记里面。
看到另外一个关于压力管理的概念,你也可以做成概念卡片,保存到里面。
(善于思考者的大脑)
3.加工,组合,创造内容(学会搭建框架)
等印象笔记里面的零碎概念收集的足够多时,想想每个之间有没有什么逻辑关系,可不可以组合再一起,或者有没有这个卡片就是一个很完整的框架结构,可以加一点东西就可以用的。
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做一些组合,框架搭出来之后,再去做一些补充,最后用视觉图片或者PPT的形式呈现出来,就可以创造出自己的内容。
4.分享,形成自己的个人知识体系。(分享是最好的知识内化方式)
创造出自己的内容之后,一定要找机会分享出来,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可以在公司里面做一次分享会,在讨论的过程中,你又会不断地与别人碰撞出很多火花,也就是要学会联机学习(通过互联网分享观点和知识,像别人学习,不断更新改进)
5.运用,改进,更新个人知识体系。
把你分享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生活或者工作中,一段时间后,根据自己的实践再做一次总结。又可以做一次分享,不断改进和完善个人知识体系。
6.组合形成更大体系
比如压力管理的内容,再和时间管理做结合,再和情绪管理做结合,又可以形成更大的知识体系。时间长了,这样最终你可以在一个领域成为一个小专家。
成功的人,总是会学习的人,会借势的的人。很多作家和职场上爬的快的人,都是会通过不断提炼,整合,运用打造自己知识体系的人。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是蒙台梭利的敏感期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和他学校老师,家长与孩子相处的经验来融合得出的实践指导书籍。
彭小六《洋葱阅读法》就是融合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好好读书》等里面的方法和结合自己的早读会的阅读课程的经验得来的。
只要有心,不断实践,你也可以不断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最后达到知识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