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詹姆斯*斯科特*贝尔是创意写作高手,出版过20余部小说,著有《创作伟大的小说:修改与编辑》《作家严重的战争艺术》等作品,曾获得2000年基督教小说奖,被《图书馆周刊》称赞为“悬疑大师”。在长期的故事创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获得大众的一致认可,现任美国《作家文稿》经典写作指导书系作者。佩珀代因大学虚构写作教授,并经常就如何写出好故事进行全美巡回讲座。
关于本书
《这样写出好故事》立足于讲出精彩的好故事,从故事的情节和结构入手,讲述了写出好故事的使用技巧和练习方法。
核心内容
本书思想核心是:如何才能写出一个好故事。讲好故事可以采取普遍适用的开头、中段,结尾式的三幕结构,在三幕之间创作两次不可避免的转折将三个部分串联起阿里。好的情节可以从自己的内心深处进行挖掘,并通过贝尔金字塔的热情、潜能、精准三个“筛子”进行筛选,最后再用“LOCK系统”进行补充完善。对写出的初稿,通过沉淀、细度、分析、重写、润饰等步骤,大刀阔斧地进行删减、凝练,从而打造出一部完美的故事作品。
一、结构、
使用开头、中段、结尾的三幕结构,并用“两扇门”的写作技巧进行串联
1.开头
写出好开头的做法有三种
(1)先用动作切入,再解释。
【案例】美国惊悚小说家迪恩*控茨《黑暗之后》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他写到:潘尼*道森从睡梦中惊醒,她听到黑暗的卧房中传来有东西鬼祟移动的声音。这是用行动带出角色的写法。
(2)显露一点故事,再拓展。
【案例】《肖申克的救赎》的作者,斯蒂芬*金就在小说《它》的开头这样写道:这份空局要持续二十八年,或甚至永远无法消去。
(3)先抛关键线索,再展开。
【案例】斯蒂芬*金的《死亡禁地》在故事开头写到:“关于那一晚,莎拉后来只记得两件事:她在'命运之轮’节目上的好手气,还有那张面具。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往往只想起那张面具,前提是她要强迫自己回想起那个恐怖的夜晚。
2.中段
使用“行动、反映、继续行动”的模式,用慢动作描写危险和情绪,制造紧张气氛。
【案例】小说《天房门外》中,作者迪恩*控茨一开始就描写九岁的雷兰妮穿过拖车屋,去找她吸毒过量的母亲。这段乍看没什么问题,但控茨在场景开头就这么描述:“拖车屋笼罩在一片寂静中,却散发出令人不安的期待,房费有道堤防即将崩溃,让湍急的洪水将一切冲走。”接着整整七页,之间雷兰妮一步一步持续前进,悬疑感越来越重,直到场景结尾揭露了谜底。
3.结尾可以采用正向结尾、模糊结尾、负面结尾三种结尾方式。
【案例】《大白鲨》采用正向结尾,故事结局是主角布罗迪杀死了大白鲨;《麦田里的守望者》采用了模糊结尾,我们不知道主角霍尔顿*考尔菲德离开精神病院后,到底有没有办法在世界上存活下去;《乱世佳人》采用的就是负面结尾的写法。
4.“两扇门”的衔接技巧
三幕结构之间可以设置两扇“无法折返的门”,实现故事的转变和承接。
【案例】小说《教父》就是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年轻的麦克*柯里昂决心走上正道,避免步入父亲的老路。然而当父亲遭到枪击几乎丧命的时候,麦克的世界瞬间变色,推动主角穿过第一扇门,于是冲突产生了,故事加速发展。从中段进入结尾的第二扇门,也需要发生一件大事,导向最后的对峙。第二扇门通常是一条重要线索或信息,或者是重大挫折和危机,借此将故事快速抛向结局。还以《教父》为例,老大之死重创黑道家族之间的和平,助长了柯里昂家族的敌人,胁迫麦克必须痛下杀手,来奠定他长远的权利。
二、情节
可以使用“LOCK系统”系统设置情节:L代表主角;O代表目标;C代表冲突;K代表冲击结尾。好的情节可以从自己开始朝气,用贝尔金字塔进行筛选,然后用大纲进行串联。
【案例】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的小说总是充满热情,当别人问他下本小说的名字时,他说:“我还没想到书名,也没想到情节。但我有一台打字机,一张白纸,还有我自己,这样应该能凑出一本小说了。”
2.用贝尔金字塔筛选出好情节。贝尔金字塔就是通过热情、潜能、精准三个“筛子”,实现由粗到细、由平淡到精彩的筛选过程。
3.使用大纲进行串联
写初稿的时候,跟着感觉走,不要列大纲。写完初稿后,仔细观察情节的全貌,然后重整这份大纲,理出更扎实的情节。
三、一改到底
先写出初稿,然后通过沉淀、细读、分析、重写、润饰等步骤,大刀阔斧地进行删减、凝练,从而打造出一部完美的故事作品。
金句
1.对于故事创作来说,开头、中段、结尾的三幕式框架结构能够使故事更加稳健。
2.故事最重要的任务是让读者担心,所以角色无法达成目标更好。如果能把形势变得更加险恶,读者反而更喜欢。
3.把实际遭遇危险或悬疑的段落拉长,像用慢动作看电影一样,就有可能把平凡的故事转为引人入胜的名作、
4.为防止故事的主角心满意足地待在第一幕,就必须创造一个场景,把主角放进主要冲突,而且无法离开。
5.寻找精彩情节最简便的方法不是翻书,而是看看自己的内心,从自己开始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