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师学子三下乡:彩承扎染,发展中国非遗文化

中国青年网阳江7月15日电(通讯员 彭秋莹)扎染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民间印染形式,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扎染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形成一定的图案花纹。扎染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蕴藏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具有独特的视觉语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响应国家美育政策,执行消除美盲行动,培养新一代学生美育思维,推进“扎染技艺进校园”活动,岭南师范学院青里社会实践队给阳西县织篢凤地学校的学生带来特色课程——扎染。本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感受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并通过扎染对美产生新的认识,用新鲜的眼光看待美育世界,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深入人心。


图为队员邝建海为学生讲解扎染相关知识。


图为副队长林鋆怡进行扎染示范。


图为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进行扎染创作。


图为学生进行扎染作品的展示

作者  彭秋莹  曾思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