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春晚,高晓攀尤宪超的相声《姥说》,让大家笑中含着泪,开心中透着酸楚,真切感人。虽说是“姥姥说”,但却让很多人不禁联想起自己的姥姥和奶奶,还有终将会成为姥姥或奶奶的妈妈!一时间,各种“姥姥”的金句再次涌上心头,有“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教育方法,有“大人没动筷子,小孩就不能动”的饭桌规矩;既有“光屁股推磨,你是转圈丢人啊”的通俗口语,又有“穷家富路”的贴心关怀。凡此种种吧,很多人都有过类似感受和成长经历。
姥说,是温暖的,是长辈对晚辈的叮嘱和关怀,也是晚辈对长辈的牵挂和理解。
可在现实生活中,要是“姥说”是“老是说”的话,那就不只是这么纯粹的温情了,更可能的是滋味杂陈啊!
“起来啦!太阳都晒屁股了还不起床啊!一天到晚就晓得睡懒觉!都喊几遍了!”
——喊!喊!烦死了!想睡个觉都不行!
“就知道吃!连个油瓶倒了也不晓得扶一下!养你有什么用!”
——没用就算!一天到晚就晓得讲我!
“上个厕所就没个完!都半个多小时了,拿个手机在里面干什么!上完要冲干净啊!”
——唉,上个厕所都要讲!还让不让人活了!
……
“你买的这种青菜烧不烂不好吃!,这么大人了,都不知道买个菜!”
——唉,天天买菜天天讲,我都这么大了,还要讲!
“你被单要洗要晒了,鞋子要刷了,还有那个灶台,洗过碗也不晓得抹一抹!”
——天不好,我怎么洗晒啊!那个灶台我是天天抹的!总会漏点脏啊!
“你儿子要管管啊,放个假整天往外跑什么啊,就不晓得在家里呆着,讲他也不听!”
——孩子这么大了,也要给他自由啊,每次我讲他时,你就跟着讲他个不停,他也受不了的!
……
“妈,水龙头又忘了关!淌得卫生间全是水!”
——我关了!肯定不是我搞的!你那么大声干吗啊,我又不是听不见!
“妈,今晚我出去和朋友聚一下啊,大概九点样子回来,你先睡啊!不要老打电话催了啊”
——又要晚上出去,每个月都要出去!有什么聚头啊!
“妈!你怎么拿那个锅泡豆腐啊!那个锅是你煮泡脚药水的!你泡了三天脚的药水啊!”
——这有什么关系!我用水洗过了,还粘在上面啊!
……
可见不论是“姥说”还是“老是说”,现实生活中有温情的声音也会有不和谐的声调。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老宝有时也会犯着类似小宝一样的错,而对于老宝的错,还不能大声呵责,更不能如冲动对小宝时的打骂,只能去包容、去理解、去忍耐,即使有时也被老宝气得够呛、委屈到落泪,但转而还得去宽慰同时也纠结着不开心的老人。因为他们老了,因为他们是抚育我们长大的亲人,还因为他们的今天将会成为我们的明天。在生命的不断更替中,我们也会逐渐感同身受,老人们不仅承受着身体上的各种衰退和病痛,也无法阻止思维的迟钝和失忆以及精神上的空虚落寞,这是一种残酷的、不可拂逆的生命逆成长过程。
善待老人,不仅是每个家庭理所应当的传承,也是一个社会应该倡导的美德。因为姥姥说了: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姥姥还念叨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