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一一最好的学校

图片发自简书App

窗外雪花飞舞,室内热情飞扬,聆听王玲教授的讲座,如沐春风。聆听智者的心声,让自己的心灵接受一次次的洗礼,冲击起万朵思想的浪花。

王玲教授是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朴实无华,精神矍铄,学识渊博,有着高尚的精神境界!她讲的内容让我脑洞大开。原来,家庭教育与脑科学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教育部将成立认知科学部,研究孩子是如何学习的;青少年的问题根源在家庭,显示在学校,危害在社会;成年的问题源于童年,童年的问题源于家庭;父母肩并肩,孩子在中间;每一个问题孩子的形成都能在家庭教育中找到答案。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成年的问题源于童年,童年的问题源于家庭。家庭对个人的影响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一个成年人的行为都可以在他幼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中找到答案。

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生活中有的父母不善于应付挫折,他们骂孩子,或者拿孩子出气,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童年阴影,影响了他们的人格发展。在他们长大以后,再碰到类似困难,或者教养自己的孩子时,也会是出同样的方法,所以才会有“有其父必有其子”之说。

一个家庭生病了,一定会有一个或者多个家庭成员把病症呈现出来,而这个人往往是我们的孩子。如果一个孩子自卑、儒弱,他的父母中必一个是苛求之人;如果一个孩子喜欢暴力,他一定有一个喜欢打骂的家长,如果一个孩子胆小害羞,他的父母一定经常批评责怪他,并喜欢包办代替;如果一个孩子不善良,他的父母中必有一人缺乏同情心;如果一个孩子不懂事,他的父母中一定有一个专制、喜欢替孩子做决定或不明事理的人。

要想改变孩子先从改变自己开始,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最重要资源

二.家庭教育的核心——关系大于教育

家庭教育能否顺利进行,依存于亲子关系处于何种状态。良好的亲子关系不是过分亲密的、过度依恋的纠缠关系,而是一种相对自由、和谐、彼此相互尊重的关系。

几乎所有心理障碍的孩子都和父母关系不好。0—3岁的幼儿对母亲的依恋关系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妈妈和孩子经常有互动,与孩子一起做相同的事,一起笑、一起做动作,为孩子的活动提供情绪支持,并经常激励孩子,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也是积极的,乐观的。有的妈妈对孩子时而热情时而冷淡,孩子为了获得关注,他们要么黏住父母,要么哭闹,如果一切努力都无效的话,他们就会变得愤怒、怨恨。长大以后孩子会变的冷漠,不会与人正确地交往......

母亲因为工作忙,就把几个月的孩子交给奶奶来带,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回到父母身边的时候,这位母亲才意识到被老人娇惯的出来的是一个专横跋扈的孩子。母亲掏出十二分的母爱来感化和教育孩子,但是孩子什么都听不进去,只扔下一句冷冰冰的话:“在我最需要妈妈的时候,你在哪儿?现在又站出来教训我,凭什么?”

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找不到寄托,导致孩子带着受伤的心理和母亲不亲近,可以想象这样的母子关系,必定会影响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会爱孩子,是恰当的爱,而不是溺爱;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不是因为你考试成绩好,也不是因为你漂亮爱孩子,我爱你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熊孩子玩水嗨过了头,把屋子里地面和家具都弄湿了。一般这种情况下,家长会暴跳如雷,但是我们今天换一种方式。用倾听三步曲来试一试。

第一步 停下来——行动上、语言上、心理上。先收起怒火,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把愤怒的话憋回去。

第二步  等一等—— 听孩子把话说完,让孩子说出全部事实。我们可以俯下身,表现出对孩子说话的兴趣,引导着孩子说出事情的经过和他的想法。

此时,我们可以听孩子把话说完。说一句:“我知道你很想玩水,我小时候也这样。”承认孩子的感受,承认孩子的感觉体验。常用的话如:你是不是觉得……,你现在是不是……,我知道你……。这样,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妈妈(爸爸)理解我、懂我,我的委屈她(他)知道。

第三步  自己来——父母尽量少用自己的嘴巴给孩子提出指导和意见,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

最后一步才是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和孩子站到一边之后,再指出来,虽然你特别喜欢玩水,但是弄得屋里到处是水,这样对吗?

孩子便会自己感觉到做的不妥,便会提出来,下次再玩,只在卫生间里。

没有家长开始的大吵大闹和孩子最后的被迫妥协。而是家长认真倾听之后以及孩子自我醒悟和问题得以解决。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孩子角度看问题,带孩子逛街时,我们满眼看到的都是漂亮的衣服,而孩子只是看到满街的腿。不倾听、不交流,我们无法到达孩子们认知的层面,问题就会出现。

先心情,后事情,学会共情,孩子的不良情绪便已消除了大半。这时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和谐的沟通氛围,是和孩子进行下一步沟通与交流的基础。如果在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时,家长不能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能体察孩子的感受。常用的话如:你怎么这样……,行了行了,别再闹了……。这样,家长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站在了对立面,家长说的话再有理,孩子一句也听不进去,你站在敌对立场上,喊破嗓子,也于事无补,以朋友的身份认真倾听,才是良策。

四、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 ——无条件,有规则。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无论你是否满足我的要求,我都一样爱你,而不是我什么都不要求你,没有任何互相遵守,尊重的规则。

我们大多数父母表面上渴望孩子成长成熟,但内心深处仍害怕孩子有一天不在温顺听话,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会说:你在这样我就不爱你了。随着年龄的长大,又开始有这样的话代替:你要是考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你再跟他玩,我就打折你的腿。这种爱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听我的,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否则我就不爱你,父母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自己的附属品来看待。

好多父母没有规则,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日日泡在蜜罐里被呵护,被宠爱着,嚣张跋扈着,走上社会会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

为了你,我辞掉了工作,全职在家,你怎么还不好好学习啊,把对孩子的付出当成了一种交易,这样的爱也不是真爱。

有规则就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简单说就是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环境。

    王玲教授最后说到家庭教育的核心:

            先开心  后学习

            先关系  后教育

            先心情  后事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特意摘录下来。 第一部分第1节:序言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 序言 与养育女孩相比,养育...
    吼少说阅读 10,454评论 1 70
  • 感触很多,所以摘抄的很全,基本自己喜欢的句子,都不落的摘抄下来,后面配上直接心声,这是要以后常常翻看的,因为我忘性...
    西岭雪2025阅读 8,352评论 0 12
  • 喜欢看书,喜欢看故事,喜欢看声色并茂的故事,喜欢在图文里看别人从而找自己,以前的,或者,将来的自己。 ...
    宁思王阅读 1,069评论 0 1
  • 生命中太多奇迹 也有太多不公平 也许,痛苦只是短暂的,孤独也只是暂时的 可是,梦想将是永恒的,付出的努力将永存于时...
    奋斗的舞者阅读 560评论 0 0
  • 学 车 三 记 刚刚写下这个标题的人,从报名到拿驾照历时11个月,科二补考2次,科三补考3次。驾校深夜的弯月冷冷俯...
    许米娜是也阅读 250评论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