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先送娃去跆拳道,然后听了学校的家长讲座,满满的治愈感:希望今日不催娃快点快点。
3-8岁图画书
孩子未必读懂,但随着年龄增长会有不同感受。
睡前十分钟,阅读时光,入睡的仪式感。
现阶段孩子分不清现实与想象,现实与想象相互出入。好的绘本,孩子会很投入,他以为那就是真的,这种情感的能量在滋养他,绘本的结尾往往是幸福的,美好的,孩子从中获得安全感,获得力量,哪怕以后遇到不好的事情(霸凌等)他不会手足无措。小时候被爱的孩子,满满的爱,哪怕他一事无成,情商不会差,内心会比较独立强大。
现在要不要读诗?
我们都看不懂,要不要给他读?诗让我们走进某种意境,感受生活的细节,语感不是字词表达力,是感受力,他或许不会表达,但可以去感受,享受其中,所以不能破坏这份感知力。
审美艺术类书
美育体育类书or艺术展,尽可能满足他对美的感知,养眼养心。艺术没有答案,但让人变得有质地,内心柔软而非坚硬的方式。勿以为他看不懂,需要给他这方面的滋养。
生命价值类
绘本《团圆》《明天我再来吃掉你》
书本不仅是给孩子讲故事,对成人也是一种疗愈,一遍遍回到小时候,重新长大一次,也知道如何做更好的做大人,跟孩子相处。(深有同感)
读书结合内容不同的语调语速,从封面开始读,书名,作者,出版社…都读给他听,让他了解是很多人努力做成的事情,也许有一天他也可以。 没有文字的画面也有语言,要停留下,给他感受。《等妈妈》没看懂也没关系,但要学会读图,他的感受能力很强的。感情无国界,不会老。
边读边问,提问题,No! 绘本非教材,不去说教,他不喜欢也没关系,就像吃东西,不用怀疑他有没懂,有没用,长大后相关能力自会折射出来。
7-10岁 少年儿童文学
有些孩子阅读习惯已经做好,一日几本,也要精挑细选好书,插图类绘本《小学绘本》图可以少,要有过渡。
多看真诚情感的书,不看大而空的塑料花,自己被打动,才会推荐给孩子。
关注他的成长阶段和需求,书是每个阶段最好的礼物,早吃早满足之。
购书时注意:电脑绘制的书, 人头大眼睛大身体小,无情感,为赚钱的。画者是谁很重要,要手绘的。
书是品出来,不是学出来的。有时间看看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