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法国的一位精神科医生发现过这样一个情形:他与一个“遗忘症”患者第一次见面时,手中藏了一枚大头针,握手的时候扎了对方一下。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位医生再次见到该患者,对方显然已经忘记了曾经见过他,但是,却说什么也不愿意再跟他握手了。
这说明,尽管患者对先前经历过的事件没有任何有意识的记忆,但这一经历确实影响了他的行为。
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就来自于对这些遗忘症患者。
塔尔文说过:“记忆的关键过程是提取。”曾经记忆过但不能提取的信息,实际上就等于被遗忘的信息。
弗洛伊德曾提出“动机性遗忘”这一概念。他认为:人类为了避免不愉快的情绪或内心冲突,会遗忘某些事件或人物。这种遗忘是个体心理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被遗忘的事物往往与社会道德观念相冲突,或是会唤起个体的创伤性体验。但动机性遗忘并不意味着有关的经验已从记忆存储中消失。
比如你的某些爱好、偏好或者行为,你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但你就是习惯这么做。你之所以无法解释,是因为这一类行为没有思维意识参与其中。
所以人类的记忆,根据是否有意识参与,可以将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现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研究者们设计了很多巧妙的实验将内隐记忆从外显记忆中分离出来,从而能够更好地研究内隐记忆的特征。
程序记忆(比如学习骑脚踏车、打字、使用乐器或是游泳这类记忆)可以转化成内隐记忆,转化之后,身体可以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调用”这类记忆,形成类似“条件反射”一样的动作模式。
在保持的时间上,内隐记忆要明显的长于外显记忆。所以程序记忆可以保持得非常持久,比如你学会了游泳,即使有一天你失了忆,也仍然会游泳。
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与内隐记忆很类似,但我认为潜意识被包含在内隐记忆的概念范畴中,也就是说,潜意识属于内隐记忆里的一种模式。而且我认为潜意识更多地体现为隐藏着的情绪记忆。
如果说内隐记忆是人体的一种机制,那么潜意识就是在这种机制下产生出来的bug。是情绪与外部环境冲突之下,被意识选择性地压制到内隐记忆中去,形成的一种未经转化的情绪记忆。这些情绪记忆,有的能慢慢被机体转化掉,有的则成为永久的“情绪结节”,卡在内隐记忆中,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思维意识,同时影响着我们的人格。
它像是记忆中隐藏着的刺,遇到相似情景,它就会提醒我们,而我们却不知道为什么在那样的瞬间,会感觉异样。
比如一个人,在他婴儿期的时候,由于父母疏于照料,致使他在漆黑的夜里醒来,哭了许久都没有人回应。人类不同于其它那些生下来就会站立奔跑的动物,人类幼儿非常孱弱,如果没有人照料的话,就会立刻死亡。所以婴儿发现周围空无一人,就会陷入巨大的恐惧之中。这种恐惧的情绪,连同他对于黑夜的情景记忆,一同载入到内隐记忆中去。他这一生永远也想不起来这一幕场景,但即使到了成人阶段,每到夜幕降临,在关了灯的黑暗房间里,恐惧情绪就会涌上来,成为莫名的、不知所以的一种人格状态。
这就是许多人怕黑的原因。你永远也调取不出那段导致你惧怕黑暗的记忆片断,但是那种黑暗之中的恐惧情绪,却清晰而真实地盘踞在你身上,挥之不去。
潜意识无法被我们觉察,但它影响意识体验的方式却是无孔不入的: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何看待行为的意义,以及我们本能体验中所采取的行动。
所以弗洛伊德才会说:决定我们的是潜意识,而不是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