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践行“三下乡”社会实践精神,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7月9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推普赋能石柱土家,语言架桥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石柱德仁养老院,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在歌曲演唱环节,团队成员精心挑选了《相亲相爱》这首经典曲目。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团队成员一边用标准清晰的普通话深情演唱,一边展现精心编排的舞蹈。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或舒展手臂模拟山河壮阔,或轻挥双手传递温暖情怀,将歌曲的情感通过肢体语言进一步诠释。在演唱过程中,团队成员格外注重咬字发音,将每一个歌词清晰唱出,同时向老人们讲解歌曲中的字词读音和含义,例如“祥瑞”“蜿蜒”等词语。一曲唱罢,不少老人兴致勃勃地跟着学唱,团队成员耐心地逐句纠正发音,还邀请老人一起模仿简单的舞蹈动作,现场充满了欢乐的学习氛围。

在朗诵环节,团队成员同样以推广普通话为目标,选择了歌颂岁月、传递温暖的诗篇。他们用标准的普通话,以饱含情感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进行诵读。在朗诵过程中,特意放慢语速,清晰展现每一个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还通过重音、停顿等朗诵技巧,突出普通话的语言节奏。

在知识技能传递环节,团队中接受过专业急救培训的队员,结合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为老人们及养老院工作人员详细讲解并演示了心肺复苏等应急救护操作流程。讲解过程中,团队员们始终使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确保每一个专业术语、每一步操作说明都能被清晰理解。考虑到部分老人对普通话的熟悉程度有限,团队成员放慢语速、耐心解释,还通过举例、类比等方式,让复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最振奋人心的当属《强军战歌》的合唱。团队成员身姿挺拔、声音洪亮,以饱满的热情用标准普通话唱响这首激昂的歌曲,展现出新时代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激昂的旋律、铿锵的节奏,让老人们深受感染,现场气氛热烈,掌声经久不息。
在这温馨的场景中,团队成员李兰心悦望着坐在前排、慈祥观看团队成员表演的张沣西爷爷,眼眶不禁湿润了。张沣西爷爷布满皱纹却慈祥的面容,让她想起了远在家乡、一手将自己带大的外婆。记忆中,外婆总是用温暖的怀抱为她遮风挡雨,用粗糙却温柔的手牵着她走过无数个日夜。此刻养老院里老人们渴求陪伴的眼神、认真学习普通话的模样,与记忆中外婆的身影渐渐重叠,她不仅潸然泪下,心中涌起更强烈的责任感——一定要把更多温暖带给这里的每一位老人。

此次三下乡走进养老院活动,是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生动体现。不仅为老人们送去了温暖与关怀,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通过推广普通话,帮助老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交流。同时,也让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
供稿人:易丽、张露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