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上天举行的一场凌厉的风雨仪式中去大剧院看了杨丽萍团队的《春之祭》。下面以我的理解说一下这部舞剧。
首先是狮子,也是祭司,他是介于人与神之间的媒介。他在春天邂逅了一个女子,之间产生了一场爱情,这是春天里的一场伟大的仪式,也是人最原始也是最美好的情感。
这位祭司头上戴着一个狮子,他时常从狮子的面具下出来,作为祭司出现。狮子在这里也是有象征意义的。在浮躁不安极多诱惑的世界里狮子象征着一种权力一位神祇,提醒劝诫人们摆脱尘世的各种诱惑。
我的理解是,他摘了狮子面具时,他是一个人,做着作为一个人可能会做的事情,会犯的错误;当他戴着狮子的面具时,他又是一个神,接受着世人的忏悔与祈祷,给他们带来希望与安慰。
所以,当狮子走过春天的田野,与那个女子经历了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他从神成为一个人。
在春天这个躁动不安充满诱惑的季节里他又遇到了很多诱惑。他在这其中挣扎着、困惑着。
这里的灯光很是魅惑光怪陆离,象征着这个花花世界的风色犬马,十一个女子扭动着身体围在男子身边,这里有面对欲望的纠缠与挣扎,具有震撼性的音乐也让这种舞蹈充满了一种内在的情绪张力和惊心动魄的感染力。
这部舞剧虽然没有对话但却始终让我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就是因为在这中间始终充斥着冲突,这让我们心中始终有一种紧张的情绪。
不管是开始男女相爱那种相互拉扯的依恋,还是在人生苦海中在内心与欲望之间的挣扎,还是后来女子们祈祷脱离苦海,祈祷神能让她们得到灵魂上的拯救,抑或是后来一个女子被祭司选中作为神的祭品,她跳舞跳到精疲力竭极致牺牲自己献祭给春天,最后立地成佛,涅槃重生,把一切都摧毁后迎来又一个新的轮回。
这全程都充满了一种冲突感,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藏传佛教的轮回理念。
这里要提的是这部舞剧从头到尾始终有一个身穿红色长衣的僧人将金色的“唵”“嘛”“呢”等佛语字砖整齐放置在舞台上。
他不断地重复着这个动作,把这些字铺到地上围成一个圆圈。不管舞台上发生什么,他都在那里不急不缓地拾着、摆着、围着,从没有停过。只有在后面一切都摧毁时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跪下祈祷。之后的涅槃重生他有恢复了之前的行为。
甚至在整部剧结束后全场舞蹈演员谢幕时,他依然没有停下。有人给演员献花,当女子把手中的鲜花双手捧送给这位僧人时,他依然没有停下。知道演员退回幕后,观众开始离场,他仍然在那里摆着、围着。
他也是一种象征吧?是人们心中的信仰。无论世事如何,坚定的信念让我们总有一种淡定的气度。这让我们可以不把世俗的评判标准作为主导,而是听从内心的指引。
修行,去克服苦海中的“八苦”和三毒——贪嗔痴。这是一条永无尽头的路,无论何种境况下都坚定地走下去。
这是一场春天的祭礼,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