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味道

我出生在一个小县城里,我外婆家住的地方就在县城最热闹的街道。也叫十字街,地理位置跟南通的十字街性质一样。

外婆家对过,在我很小的时候,对门儿是个早餐店,只记得有卖馄饨,其他有没有我已经忘记了,记得比较清楚的就是,后来沿街店面房都被租给了外地来做服装的人,我外婆家的也租了出去。

小县城里的每个早上,都能看到外婆家对门儿都有一对卖糕的夫妇忙碌的身影。男的清瘦寡言,很少说话,只管做事,他负责做碗糕。一笼笼蒸好了的碗糕拿出来放在冷水里惊一下,用个竹片儿沿碗边一转,一个白白胖胖的碗糕就出来啦,像极了刚出生的小胖子。

女的留着一条长长的辫子,五官不丑,就是太胖了,往那儿一坐一大堆肉,她负责做三角糕。

碗糕是把发酵好的米浆倒在陶制得碗里直接蒸的,而三角糕是吧米浆放在一个贴磨具里烤熟的。碗糕软糯香甜适合儿童和老年人吃。三角糕表皮金黄,米浆倒进去以后磨具盖严然后两面翻烤,待到二面金黄的时候,糕体自然剥落。整条街都能闻到淡淡的焦糖香味儿。

小时候,碗糕,要么是我们的早餐,要么是我们午后的点心,它伴随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自从妈妈不在了,我们家搬家了以后,就很少能吃得到了。

你们看我发的朋友圈,火Shang馍,魔芋豆腐,碗糕,都是我小时候吃过的东西。在小时候谈不上是最爱,但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就越发的想念儿时的味道。前些天我发魔芋豆腐的图片在朋友圈,我舅妈还问我:那玩意儿有那么好吃吗?

我回答:好吃的不得了!

哈哈,她那儿懂游子的心呐,有钱了啥都买得起,独独舍不弃的是儿时的味道。在家乡人眼里最普通不过的菜,在我这儿就胜过了山珍海味。

身在异乡,异乡自有异乡的美食,对当地人而言,它们是他们的回忆。对我而言,还是小时候吃过的美味难以忘怀。既然买不到,那就自己做,既享受了制作的乐趣又填饱了饥渴多年的馋虫。

对于好吃的我来说,故乡不是船票,也不是家书,而是蒜辣椒炒魔芋豆腐、汉中炒米粉、炸酱米线、纯肉大馄饨、三伯母做的火熵馍、还有乐开了花的碗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