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写作成长营
前段时间听说要求打新冠疫苗第三针了,只是单位还没强制要求去打。随着新冠一波又一波地来,单位命令所有职工能不出京就不出京,减少感染。同时也加强防疫管理,微信接龙是否有与新冠患者行动轨迹相同的。加强管理,以防万一,保护自己,同时也保护了他人。
今天微信接龙是打过新冠加强针的,我没打过,没接龙。有多同事都没打过,相约一起去。
打疫苗是在佃起社区,三点半开始。时间到了,一起出发,社区离单位不远,车程在十分钟内。
同样的,得刷健康宝,测量体温,方可进入。来到入口,在社区空地上人为地用铁棍和布条做成了九曲十八弯。幸亏人不多,极目所见都是本单位的人。
来到帐蓬门口,先填表,才能通行。进去之后,发现空间还是挺大,里面有保安有医生,正在忙着。里面还是有两三个陌生面孔。
排队等候,前面前一个人。不到一分钟轮到我了,两个医生,一个打针,另一个登记。露出左胳膊,这初冬里,穿的衣服不算太多,但也不比夏天,抬起胳膊就能打。这得脱了外套、毛衣,撸起袖子,才能打。幸好今天穿的衬衣袖口有点大,能撸到肩膀。医生先插上针头,再打开疫苗,然后针头吸取疫苗,再拿一个棉球,往胳膊上擦擦,小心地一扎,两三秒就好了。扎的时候有点像蚂蚁咬,往后就没事了,扎完了,也没让我用棉签压着。
穿好衣服,来到休息室,得察看半个小时,才能回单位。里面还好多人在休息,有的在聊天,有的在低头看手机。我加入到了他们的行列,没带书,就看电子书吧。
难得的不被打扰的读书时间,这样想倒觉得三十分钟有点短。埋头看书,不理会喧闹,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三十分钟就过去了,只是隐约地感觉扎针的地方有那么点疼,其余如心里难受呀等没出现,欢欢喜喜回单位。
免疫屏障逐渐建立,但国内疫情反复变异,毒株来势汹汹,最近更盛;此外,中国最早的新冠状病毒疫苗接种者已经完成免疫近半年了,因此第三针随之而来。
关于新冠病毒疫苗强化针的讨论越来越高。强化针安全吗?可以防止变异吗?专家们做了以下回答:
中国国药集团中国生物首席科学家张云涛表示,国药集团去年在进行一期和二期临床研究时,已经设计了加强针试验,相关数据最近已经公布。18-59岁,60岁以上,3-17岁,接种程序为第三针和第二针间隔56天。
据他介绍,对于已经通过中国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几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尤其是灭活疫苗,从实验室的交叉中和试验数据来看,它们对德尔塔株和贝塔株仍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中国对疫情做出了有效的应对。中国政府努力保护本国人民,防止疫情向其他国家蔓延。这体现了中国的责任感、信心和能力。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的行动速度和规模在世界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体现了中国的速度、规模和效率。正是由于中国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有效地防止了疫情向世界蔓延,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这或许就是大国的担当,在保护全国人民的健康的同时,同时向世界伸出援手。
(齐帆齐2021年9月年度写作品牌IP特训营,第60篇,1159字数,共累计76791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