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所以,如何充分利用好这24小时,值得我们去思考。
”姐,你说,我怎么遇上个这样男人?我这些年为了这个家,雄雌合体,最终怎么说成我在家没事干?”
……
她不停地念叨着,此刻的她,身材臃肿,双眼无神,眼角丝丝细纹格外显眼,曾经肤如凝脂不知何时已暗淡无光,倒是脸颊两边的密密麻麻的小雀斑,增添了不少岁月的痕迹……
多少年了,我多久没细细看她了。
“你每天都在忙乎啥?活脱脱一个怨妇!”
“带娃已经把我搞得焦头烂额,哪有时间管其它!”
没时间?真的没有吗?眼角刚好落在桌上《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一书,思绪也随之翩跹,难道带一个娃需要用到24小时的精力吗?
赫胥黎曾说过“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24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24小时。”
所以,当人们在感叹时光飞逝时,有没有回头想想,在飞逝的时光中,我们收获了什么?
曾经轰动全网的哈佛妈妈——带5个娃读完哈佛博士的日本吉田穗波,在别人一个孩子都带不好,连自己的时间都没有的情况下,她却能够在上班期间:生娃、带娃、考哈佛,又能在留学期间:生娃、带娃、读书。前前后后生了5个孩子,而她自己工作、学习、带娃一个没落下。更令人惊叹的是,这段期间,她在专业领域内还取得了不俗成绩,并且出版了自己的书……这堪称“史上最牛”的妈妈。她是怎么做到呢?
时间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创造它
生活中的零散时间,宝宝睡觉时间,自己晚睡早起的时间,堆积起来就是我们的“私有财产”。
学习书中做法,我们可以制作一张时间表,把每天必做事项所需时间罗列出来,并分门别类,能合并的合并,能压缩的压缩,能剔减的剔减,这样,至少能腾出1小时空余时间。
再者利用儿童与成人睡觉时间差,每天大概有3-4小时左右的空挡,剔除掉做家务时间,那么,全职妈妈每天至少有2小时属于自己的时间。这2小时可以学习,可以读书,可以锻炼……
“时间是一种快速移动的资产。你所拥有的时间就只有那么多。如何运用你所拥有的时间对于你的前程来说,将是至关重要的。“
从许多方面来说,时间是你最宝贵的商品,往往很多人都让它白白浪费掉。
跟自己固有的行为“断舍离”
“时间管理专家告诉我们,杂乱对于生产力来说,是具有破坏性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行为习惯,往往是消耗我们时间的第一杀手,在这个层面上说,要充分运用好时间,就必须跟一些过去告别,学会“断舍离”。
书中作者提到关于自己日常中一个小例子:他回家喜欢随手放车钥匙,人走到哪,就把钥匙放到哪,当要出门时,总忘记放到何处。后来决定改变这个坏习惯,回家将钥匙固定放在一个地方,一个小小生活习惯,节省了他大量的时间跟精力。
所以,不要让行为禁锢我们的思维,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改变,会帮我们赢来很多时间。
别让“懒惰、拖延”成了我们浪费时间的借口
时间去哪了?懒惰症、拖延症肯定是重要的“通缉犯”,所以远离他们,别让他们给毁了。
5月7日的人民日报有篇励志的报道:61岁的武汉阿姨万雪琴,3月16日以来,通过小程序上了160多门网课。她说,每天安排4-6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白天看些时长短、集数少的课,晚上看集数多的课,短短1个多月下来,每天平均能学完3-5门课。
因此,我们不要再为自己的懒惰,拖延找理由了,人家61岁阿姨能做的事,为什么我们不可以?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一切都是我们愿不愿意的问题,书中作者也不是告诉了我们“时间管理和心理坚忍应携手并进。”
让目标与时间相依并行
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面有一段小对话——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爱丽丝说。
“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
“如果连自己应该朝哪个方向去都不知道,那你是在盲目地旅行。”
是的,如果这样的话,再高明的人也无法为我们指路。
目标与时间关系就酷似植物界中的“共生效应”,比如说实现这个目标要完成5件事,那么,我们肯定会对这些事做出时间承诺,并对完成步骤跟时间进行思考及安排,因此我们会在日常事项中,对时间分配方面进行调整及改变,以提取更多的时间用在目标行为上……
也有人形容目标与时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没有时间的目标如水中望月,没有目标的时间如无的放矢。
“姐,姐,你愣着干嘛,我说的话,你到底有没有听?”她还是滔滔不绝。
我回过神来,“喏,这本书拿去看看,我想挺适合你!”
“你要我读书啊,我哪有时间?”她还是那么固执。
“没时间?看完你就有时间了。”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利用好24小时,相信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灿烂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