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晨间日记

2024.4.30.,周三,多云转小雨

气温20°—25°,体感温度24°,露点温度18°,西北风2级,阵风风速17公里/小时;AQI(cn)39-优。能见度14公里/时,湿度72%,蛾眉月照射范围8%,月落22:09,日出5:48,日落19:01。

昨上午去宗亲杏香店里参加胡氏卷撰修讨论会,针对撰修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撰修世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但需要热情,更需要人力、财力和能力。与会者都是杏香选出来的,她认为是“笔杆子”,我是愧不敢当,顶多就是一个记录者,而且我的热情不够,心里总是在打退堂鼓。杏香极具热情,有人脉(她自己说的)。希望她组织的这项工作能顺利开展并成功。

下午回到家开始追剧,直至凌晨三点。

今早起来,阅读了《星火》《扬子江文萃》的推文,分别写下自己的留言。

作为《星火》读者,我是2024年与之相遇相识,今日,在《读者说》栏目下再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内心很激动。没想到,认真阅读,认真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居然也能上《星火》,真是幸运啊。感谢《星火》锐评团,感恩《星火》编辑老师!

拜读范主编《未来的文学创作》一文,深有感触。范主编关于文学创作“最基础的动机是通过文字进行回忆、思考、记录,借此获得释放感、救赎感或崇高感”的论述,说到了我的心坎里。

年逾花甲的我不善与人交际,不会唱歌跳舞,仅有的爱好就是喜欢阅读,喜欢码字,喜欢在文字的世界里放飞自己,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想自己的事,然后通过书写,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愉悦自己,温暖他人。

在AI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也试探着与AI一起写书评,但它的书评没有我的真情实感,我只能弃之。我借助AI搜集书籍素材,它的强大我望尘莫及,我笑纳它。我用文字指令AI,将文字转化为图片,为我省去找图、配图的麻烦,我喜欢它。正如范主编所说,“敞开胸怀与AI合作构建新的文学生态”,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物质化的肉身”投入阅读和写作外,我也会与时俱进地利用AI为我服务,让我更多地享受读写快乐。


每次读完《扬子江文萃》推送的原文,然后再读文后留言,再点赞、转发、点亮红心,写下自己的片言只语,已成为习惯。

今日阅读吴主任《我待中医如初恋》及他的“修改”“发稿”经,被吴主任的职业情怀和写作情怀感动。

我也曾是有着二十多年临床经验的全科医生,一直在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内科、儿科、妇科、产科、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手术等工作,对于中医的针灸自身体验、推拿按摩、单方验方等也略懂皮毛。相比吴主任医术的高精深,我不过只是一盒“万金油”。虽然后来转战医保管理岗位,但我也很自豪自己曾是一名医生。因为现在还有很多朋友是原先的病友,他们一直念念不忘我这个为他们或他们的子女治病的小医生。就像吴主任说的,能为广大患者解决病痛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很多医生都喜欢“写作”,吴友贵主任和陈捷勇医生就是扬子江文萃中医生作家的杰出代表。通过他们的文章,我们不仅被科普到相关的医学知识,还能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也许医生善于写病历,所以他们的文章逻辑严谨,文字表述精确,文章有温度,能吸引读者共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