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五)幼师专业深造

捧着录取通知书,忐忑家里的条件有限,父母会不会让我继续上学?看着通知书上三百多公里以外的学校,憧憬着大城市的校园生活。

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尽管父母忙着种地,每年的农田收入很少很少,仅仅解决了温饱。可是看到我的录取通知书,父母商议分析了几天几夜,还是决定让我去读书。

开学的时间到了,父亲已安排让母亲送我去学校。我和母亲带着行李和干粮坐上长途汽车,辗转颠簸历经八个多小时,来到了地级市的“大城市”。走出汽车站看到的全是高楼大厦和柏油马路。

几经周折才找到学校,秋天的校园是热闹的,景美人多。班主任接待了我们,安排好食宿。第一次见楼房,教学楼、宿舍楼,虽陈旧却不失雅趣。

因为是幼师专业,班里全是清一色的女生,班主任也是女性,犹如在女儿国“诵经”。课程安排表特别能体现学习的专业性,每天早晨不是在舞蹈厅“练功”就是在音乐厅“视唱”,晚自习基本都在教室进行美术“临摹涂画”。

三年时间,学习了幼儿教育学和心理学,掌握了幼儿教学法,练就了吹拉弹唱跳和绘画基本功。

对于来自农村的孩子处在大城市,唯有学习能打发想家的心思。走出校园看着繁华的城市,兜里只有碎银几两,还是一学期的生活费,没有可以随意买的能耐。这样的现实刺激着自己好好学习,期待毕业后参加工作,就能挣钱改变自己的生活。

最可怜的是一学期四个半月我只有六十元的生活费,每天看着食堂窗口的荤菜垂涎,但只能买便宜的素菜和馒头。

幼师班五十三位同学,农村来的占大多数。节俭是我们班的优良班风,身边和我同条件的同学相互影响,懂得珍惜学习的好时机,不必吃穿比学习。

每逢“五一”、“十一”学校连续放假好几天,是我最难熬的日子。想回家路途遥远且路费贵,呆在学校食堂不开灶,每天街上吃饭又太贵。

这样的假期对于别人都是悠闲乐哉,而我这样的学子,唯有买最低价的大饼充饥,呆在教室里学习。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生活清苦,学习扎实。期间有老师关爱和同学们关照,也让我不断成长。不论是文化知识,还是待人接物的社会适应能力都有了深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