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风雨,不足惧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人生总有风雨,苏轼却不以为意。
他说:我有草鞋轻胜马,我有蓑衣穿雨行,风雨自来,我自从容。
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教人怎能不爱苏东坡?
正所谓:没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开的生活。
人生的风雨和自然界的风雨没有不同,都是一会儿晴天一会儿雨天,习惯就好,看开就行。
10、被贬惠州的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
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欢庆不已。
气定神闲的淡泊与豁达让他写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11、“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吾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如其昔日好友章惇,曾因党争将苏轼一贬再贬。后俟其贬谪,苏轼却无心报复,甚至都未将其当成仇人,他写信告慰章惇“海康(即雷州)地虽远,无甚瘴。
舍弟(苏辙)居之一年,甚安稳,望以此开譬太夫人也。”他纯真、质朴,敢说敢做,一生率性而为。因为他的率性,吃尽了苦头,但也因为他的率性,才得以看淡得失,不管顺境逆境,都能笑看风云、淡看人生。
12、留不住,就放手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为挚友钱穆父送别所作。
前半段“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是对友人高风亮节的赞赏,也是苏轼的自我写照。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人生中有太多的过客,不管你有多么的不舍,过客始终都是过客,总有一天会离开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