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发生了一件令人十分无语的事情。因父母外出有事,任同学接过了帮父母看店的重任。本以为看店是一件轻松加愉快的任务,然而任同学还是低估了少数人的别有用心。
任同学介绍说自己目前还在上大学,因为父母有事出门了,所以将自己叫过来临时顶替。中途,店里来了一位顾客,随后发生了一件令她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位顾客是一位30多岁的男子,操着一口地道的本地口音,男子先是向任同学要了75元的烟,随后又问是否可以扫码转账换500元现金,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男子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男子掏出手机扫了店内的付款码,随后男子跟任同学说钱我已经给你转过去了啊。任同学没有多想,就把500元给了男子。
任同学把钱给到男子后要求他展示付款记录,男子就一直支支吾吾各种找理由,说手机不好使,然后又说自己这边有点事实在不好弄,还说自己是对面开铲车的,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上门找我。
任同学听男子说是附近的人,心想都是街坊邻居,问题不大,于是就让男子走了。等男子走了之后,任同学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问他刚才是否收到一笔转账,父亲说并没有收到,任同学才意识到坏事了。
为什么任同学会轻易上男子的当呢?其实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手机收款码是任同学父亲的,加上店内没有收款后的语音提醒,所以见男子扫码后,任同学也不确定对方是否真的付款。
2、缺乏警惕性,见男子操着一口地道的本地口音,而且男子再三强调自己是对面开铲车的,不自觉地就相信了对方说的话。
3、缺乏社会阅历,男子以各种理由拒绝给任同学展示付款记录,就能看出男子心虚,其实压根就没有付款,这时应该果断要求对方展示付款记录后再离店。
相信这次的事情会给任同学上一课,以后碰到顾客上门消费,或者要求换现金,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先付钱后给商品,确保顾客离店时钱已经到账。
同时,这里也给广大经营者提了个醒,假如没有听到收钱到账的语音提醒,不管多忙,还是要求顾客出示一下付款记录,其次最好是先付钱后给东西。不妨多留一个心眼,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