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育女不是养儿防老


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叫《青春斗》,有点《奋斗》序曲的感觉,过了懵懂无知的少年时期,再看这样的励志剧,总是觉得情节失真,感慨年轻的主角们为了“青春”两个字活得都过于较劲。

剧里最能够让人理解也让最难理解的就是丁兰的家庭,考试万年第一的她最擅长的就是学习,本科哲学系毕业以后,顺利考上了慕尼黑大学哲学系的研究生。但这个看似应该引以为傲的喜讯,却并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丁兰的母亲甚至把她软禁在家,烧了她的护照、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和银行卡。

丁兰的家庭是普通工薪,父亲常年患病需要人照顾,杯水车薪让母亲无法理解丁兰“自私”的想法。母亲不支持她读哲学,觉得这个专业不务实,抱怨为了她的大学学费父母已经拼尽了全力,所以态度明确的反对她留在北京发展,认为不留在父母身边照顾家庭就是最大的不孝,甚至要和她断绝亲子关系。

而丁兰,在母亲的强压下,几度逃离家乡返京又离开北京,生活在追求梦想和大逆不道的挣扎中,痛苦又拧巴。丁兰成绩优异,想出国留学、想留在北京读研之后留校任教,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没错;父母认为,找一个能够照顾女儿和自己的女婿、留在家乡找个比较体面的工作,一家人和睦的生活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没错…

丁兰的家庭折射出很多家庭面临的共同问题,父母有自己的渴求,独生子女却也有他们的苦楚。很多人都在个人理想和陪伴尽孝之间求这一席之地。

写给父母

也许通透的去认识为何生儿育女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是个生硬又不太温暖的话题,但不得不说,父母如果高估了自己与子女之间的纽带关系,把子女看作是下半生的寄托与希望,打着“养儿防老”的算盘,那么他们会给子女扣上千斤重担,一旦子女顶不住,他们的全世界就会轰然倒塌。

王志文在《天道》里对母亲说过一句话:“如果您养儿是为了防老,那就不要再说母爱有多么伟大了。”

真正的母爱应该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我很喜欢一句描述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话:“我是真的爱你,而你也有真的自由”。

他如约来到你的生命中,从此你有了铠甲、也有了软肋,为了他,你努力把自己修炼的强大又坚韧。像一个勇者一样一路披荆斩棘打怪升级,在目送孩子离开的时候,你也成长为了更好的自己。

所以养育孩子,就是修炼自己。如果没有想好上路,也不着急。

写给子女

很多家长总是语重心长的感叹“等你们自己做了父母了,就明白我们的苦心了”。

每一个母亲与孩子之间,都是生死之交,生门之外是对新生的期盼,生门之内是一场命悬一线的斗争。所以,养儿方知父母恩,这一点毋庸置疑。

一个朋友少年叛逆,与父母隔阂很深,成年后几乎没了来往,结婚、生孩子也都只是知会了父母一声。后来她生了孩子,在宝宝6个多月的时候,突然喊出的一句“妈妈”让她热泪盈眶。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母亲打了一通电话,告诉她外孙会喊妈妈了。她说,那一瞬间她突然感觉,孩子于她而言是最好的人生礼物,她也幡然醒悟,原来32年前的某一天,她也成为了父母这一辈子最好的礼物。

写在最后

前一阵,一个3年级的小学生写了一首诗《挑妈妈》: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

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孩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我们选择了彼此,给了彼此一次重启人生的机会。

成长和陪伴成长都是如此,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力量。但愿每一个孩子和父母都能一同手执烈火,寻到彼此的应许之地。

原文来自:《不约客》ID:buyueyork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红楼梦》第33回,金钏投井死后,宝玉五内摧伤之际。忠顺王府来贾府找宝玉要琪官,贾政又惊又气。恰巧又遇到贾环说...
    流年芳华阅读 5,765评论 10 14
  • 今天,(2018年10月15日)我们班徐逸菲和陈雅煊两位班长共同主持的主题班会《感恩》在下午第四课正式开讲...
    琉璃嫣之然阅读 4,423评论 2 15
  • Medley_阅读 1,371评论 0 0
  • 婚姻真是修来的,只有福业相等的人才能成为夫妻 每个人都希望找到“完美”的另一半,而能否获得美好的伴侣也是跟自己的功...
    行愿文化阅读 4,619评论 0 1
  • 像鬼一样的存在。 我现在还记得一根手指长的麻醉针从我的眼角插进去,我疼得浑身发抖,旁边的女助手我只能看到眼睛,我说...
    不桃阅读 1,2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