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老公上班的时候,他像往常一样给我们道了一声“我走了哈”,放在以前,我会习惯性的给老公回上一句“一路顺风,慢着开车”等一些祝福语,可是今天早晨我硬是没有让自己说出来。
今天早晨我在外面散了大约20分钟的步,我想到让老公把充电器小电扇送给我妈用,以及把一些不吃的面粉送到我妈那儿让她喂鸡用。所以我就让自己早早的回到了家,没有进行接下来的运动项目。待我快要到家的时候,小女儿给我打电话说让我给她捎五花肉来,我说我回家还有事,快要上楼了,待我回到家之后,大女儿已经去上班了,小女儿正趴在床上看手机,我看到之后我的包子味十足的抛向了小女儿,对她说了一些责怪的话语。老公上班的时候也对老公有着一副冷面相。待老公走后,我觉察到,我自己的说话模式与往常不一样,我觉察到自己有情绪,我也纳闷∶按说从外面散步回来,应该心情很爽,但是从外面回到家之后,我的心情为什么这么糟糕?
我就让自己做了一些假设,假设小女儿正趴在桌子上看书,我是不是心情也会不一样?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我是被孩子的行为模式影响住了。院长讲过的∶我们不要用行为的方式面对别人的行为和情绪问题,我们要站在背后的认知的高度去看待问题。老师们经常说的∶对孩子要鸡蛋里挑骨头似的赞美,要看好不看坏。这些耳边的话语通通被我给忘掉了,我认为这些语言这些认知都非常的无力,都无力支撑我当时狂躁的情绪。
那么我就用老师给教过的方法去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绪,以及我情绪背后的动机吧∶我看到小女儿在看手机,我有一股控制孩子不成,反倒让自己的孩子攻击自己己烦躁的情绪,我情绪背后的动机是我想让孩子不那么沉迷手机,我想让孩子早晨起来就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想让老公多支持一些孩子的积极生活。
老公是有限的,我对他需要保持合理期待,怎么办?我又有什么办法?我对老公保持合理期待,我只能对孩子也要保持合理期待,对孩子该降级的降级,该升级的升级。
我的能量低了,我需要充电了,怎么办?我让自己保持安静吧,给足时间吧,然后才能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老师还说过,在自己最没有办法,最无力的时候,应该让自己做四件事∶一是让自己动起来,二是收拾好自己,三是打扫好卫生,四是做好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