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小Fiona
图:来自网络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印度电影,相信大家几乎都看过。每次看我总被温暖宁静的片头音乐和男主角Rancho的机智从容所感染。
但最近一次,我观察了男主角的行动、说话:他几乎不怎么苦读,却能轻松拿到第一的成绩;虽然常被批评,但在课堂上说出的话却好几次让教授无力对答;他宁愿错过考试,也要护送朋友的爸爸去医院;近乎神奇的是,他了解两位朋友的内心,稍一点拨鼓励,一切就成了,帮他们把工作、梦想一一实现。难怪那两位朋友最后流着眼泪对他行礼——他不忧虑不害怕,有热情有爱心,双商一流,还行动力绝佳——对,给我的感觉,他虽然表面上也是普通学生,但却像神灵一样伟大。
鲁迅在评价《三国演义》时说,"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看完电影,我有类似的感受:虽为男主形象之勇敢、从容、欢乐而感到振奋,但同是20出头的小伙子,他遇事那么淡然毫无思想包袱,学术能力和交际能力又高的逆天,不可能仅仅靠默念“all is well”就达到这种境界。男主角像个神,拥有理想化的完美人格,这种完美削弱了电影极力塑造的真实感。
很多人会说,“只是电影而已,认真你就输了”。但我对这个故事本身很着迷,于是又找来原著小说《三个白痴》看了。
你能明显看到电影脱胎于这本书,但同样明显地,你会发现,书和电影,讲的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三个白痴》这本书有太多金光闪闪的头衔,“全球顶极畅销书,平均每17秒卖出一本,因为本书,印度文学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颠峰时代",作者奇坦·巴哈特更是被《时代周刊》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之一。
与电影一致,《三个白痴》以三个男生瑞恩、阿洛克、哈里(作者第一人称叙述)为主角,讲述了他们在印度理工学院从入学到毕业期间发生的点点滴滴。
与电影中Rancho神一般地领导指引,其他两人服从、追随不同,书中的三个人各自有各自的内心世界,瑞恩(对应Rancho)虽然阳光帅气、聪明过人但也经常做错事,三个人团结友爱但也有互相埋怨甚至恶语相向的时候。总的来说,书里的故事更接近于真实,但其艺术性却远远低于电影。不得不说,和许多国内读者一样,我不太能理解这本书的盛名。
瑞恩、阿洛克、哈里三人经过了残酷的考试,终于进入了印度最好的大学,梦想中的印度理工学院。开学第一天当受到高年级学长欺负时,瑞恩确实有反抗,但与电影中利用生理盐水导电来赶走学长的绝妙不同,在书中,他是敲碎了可乐瓶才吓走别人的。
很快他们发现,生活在印理工非常艰难,作业、报告、随机测验和定时考试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他们坚持着,却在第一个学期都没有考及格,变成了“五点人”(绩点在5左右),而往常他们都是在班上拿第一名的啊。
阿洛克家里有瘫痪的父亲和待嫁的姐姐以及爱唠叨哭泣的母亲,他承受着很大的期待和压力,在上大学之前因为请不起看护,都是自己边照顾父亲边学习的。瑞恩出生在很有钱的家庭,父母都在国外做生意,定期给他寄支票和礼物还有写信,可他从来不回,还经常对阿洛克的家庭责任感表示无法理解,他声称从来不爱自己的父母,却偷偷把每一封父母的来信完好地收藏着。哈里,由于是第一人称角度,关于他的家庭信息很少,但从瑞恩的描述中可以猜测,他有一个暴君般喜欢用皮鞭的上校父亲和冷漠的几乎没有言语的母亲。这是三个活生生各自迷惘的人在相处,而不再是神引领着迷途羔羊的故事。
瑞恩富于反抗性,他觉得在印理工过得根本不是人的日子,他们三个需要合作来反抗这不合理的体制。于是他们开始了“合作统治”:每人承担几门课,记笔记,写作业,其他两个只负责抄,这样每个人就少了三分之二的负担。
期间,哈里(作者本人)因为偶然还和系主任谢尔曼教授的女儿谈了一场恋爱。是的,是哈里,而不是瑞恩,这大概是作者的主场优势吧,我想。
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地过去,期间发生了很多事:阿洛克的父亲病情加重住院,她姐姐找到合适的男方要贷款买嫁妆;哈里和教授女儿去小卖部约会,接吻,看电影;瑞恩忙着发动机燃油消耗改善的项目,继续不回父母的信。他们三个经常聚在学院顶楼喝伏特加,吹冷风,瑞恩甚至还说过“喜欢在顶楼,不是因为这里安静,高,而是因为从这里只要纵身一跳就能死掉”(我还是老把这个人和Rancho联系起来,接受不了他说这样的话·····)。
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地过去,唯一不变的是,他们三个稳稳地待在了“五点人”的位置上,没有什么进步。接近毕业的最后一次考试,为了帮助哈里在未来岳父面前争取好印象,瑞恩居然提议去教授办公室偷试卷,而其他两人居然也同意了。结果当然是败露了,他们仨因为被停学一学期而近乎绝望,眼看着无法正常毕业,人生也要沾上污点了。
反转在最后时刻来临,说实话,有点生硬。由于了解到儿子死亡的真相(与电影类似),谢尔曼教授突然心软,加上另一位欣赏瑞恩科研能力的菲纳教授从中帮忙,他们只要在最后几个月加班加点就能正常毕业出去找工作了。
最后的结局是,阿洛克和哈里都找到了工作,却没有公司愿意聘用瑞恩(他是三人中最贪玩,也是绩点最低的),或许这才是真的现实吧。而菲纳教授聘用瑞恩做他的科研助理又把这一缺憾填补上,是的,作者最后终于可以说,“我们是印理工毕业生,虽没有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但我们熬过来了,我们成功了”。
作者的写作很有界限感,一切止于找到工作、毕业,关于后面发生了什么只字未提,我猜他写作的时候并没有肩抗着多少启迪人生的使命。但对制度的反思是不可否认的,不然也不会借哈里的梦境,让谢尔曼教授这样说:
“我在印理工读书时,每门课的绩点都是10,你知道为了保持绩点是没有时间去交朋友的。但现在我希望自己当时能交到好朋友,哪怕绩点低点也没关系。夜里在学院顶楼一起喝伏特加,肯定感觉很好。”
很多对这本书表示失望的人说“它远没有期待的那么深刻”,是的,我觉得不如单纯点理解:作者从久负盛名的印理工毕业了,他自豪并且怀念当初在校园里莽莽撞撞、热血奋斗的日子,但又实在厌弃那写不完的作业和永远压迫着人的绩点,他回忆着当初一起的好兄弟,就这么写了这戏剧化后的回忆录。作者本人似乎从没有试图让它一定要承载很多的抨击和反思,一定要抵达怎样的深度和厚度。
总的来说,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更富娱乐性和戏剧性,在心灵启迪方面也走的更远,难怪不少人甚至把其中台词当成了座右铭,“真爱”,“自由”,“理想”,“快乐的学习,灵活的学习”,“内心安宁”等美好的价值观被一一掺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借Rancho这个神一般地人物指引着观众对整个人生的思考;而原著小说《三个白痴》则更倾向于写实,由于真实而在起承转合上没有那么巧妙、激情,着眼于印理工大学生活这一段,虽有抨击和反思,更不乏荒唐和愚蠢,每个人物仍然活在自己的迷局中,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价值倾向。
但毋庸置疑,这本书是有意义的,至少对于我这样即将离开校园的人来说,是意义非凡的。
没有闻到桂花的香气,已经有一个星期了。还记得前段日子,每天在校园里都是踩着桂花香气在走路,靠桂树近的话,甚至能感觉香气像牛奶一般浓稠,聚在墨绿的树冠外缘,在夜晚的路灯下形成粉白芳香的花环。每天经过,每天感叹,但它消失了,我却刚刚才意识到。或许前天夜里还香着的,昨天早上起来就散尽了,早上急着吃早点、做实验,没察觉出什么来。而后面来临的是冬天,再不会有桂花香气了。
可能日子就像香气,流逝地悄无声息,要等到已经跨过失去的那个点很久很久了,才能突然察觉到失去。
就像少年时代,像爱一个人的心情,像本科时在图书馆无数个宁静的午后,而转眼,我的研究生生涯也将结束了吧。
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我留在校园里的最后一段日子,以“学生”身份活着的最后一个节点。
那天在四楼的实验室里望向窗外,很远的地方一栋楼若隐若现看不清轮廓,眼睛看到的令我惊讶,因为窗外在视觉上是一片汪洋。理智回来时我终于明白,对,是雨雾的缘故,但“记忆渺茫,只留一片鸿蒙的汪洋”这句极其感性以至于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的话却留在我心中了。
我将珍惜,珍惜这特殊的环境,和身边特定的人。这里有似乎永远敞开大门的图书馆,有免费开放的网球场,有无数在夜灯下陪我跑步的人影和歌声。一起吐槽老板的实验室伙伴,一起整理打扫还聊天的舍友,一起挨骂、做PPT还写简历投简历的“高年资战友”,都是这一段旅程的同行者啊。
我会记住,感谢,在分别之前尽可能的珍惜,或许某一天也写一部回忆录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