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DoDAF ?
核心概念
DoDAF所描述的体系结构的核心概念 :
1.活动:不特定于将输入(资源)转换为输出(资源)或更改其状态的单个组织,武器系统或个人的工作。
2.资源:生产或消费的数据,信息,执行者,物料或人员类型。
①物资:感兴趣的设备,装置或物资,不区分其用于行政或作战目的。
②信息:某种感兴趣的事物的状态,它以任何媒介或任何形式得以实现,并得以传达或接收。
③执行者:执行活动并提供能力的任何实体-人,自动化或人与/或自动化的任何集合。
3.能力:通过组合一系列活动,在指定的(性能)标准和条件下达到预期效果的能力。
4.条件:执行者执行任务的时候所处的环境或位置。
5.所需效果:资源需要具备的状态。
6.量度:个人某些属性的数量级别。
7.度量类型:度量的类别。
8.位置:空间上的一个点或范围,可以在物理上或逻辑上进行引用。
9.指南:旨在引导或指导行动执行的权威性声明。
10.项目:为创建资源或所需效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
11.远景:描述企业未来状态的目的,而不考虑如何实现;关于未来将会或可能是什么样的想象。
12.技能:根据自己的知识,实践,能力等来做某事的能力。
背景
DoDAF是由美国国防部的US Under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Business Transformation工作小组所制定的系统体系结构框架。DoD是美国国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的简称。
在企业架构领域,DoDAF并没有TOGAF的知名度那么高,它来自于军方,所以在国内,它一直都是被军队系统内的人员进行研究和消化。
它的前身是C4ISR (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s,Computers,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 )体系结构框架。
C4ISR是军事术语,意为自动化指挥系统。它是现代军事指挥系统中,7个子系统的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即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情报Intelligence、监视Surveillance、侦察Reconnaissance。通俗来说,C4ISR,就是美国军方开发的一个军事自动化指挥系统。
目的和范围
框架演进
1996年6月推出C4ISR AF 1.0 。
1997年12月推出C4ISR AF 2.0。
2003年8月推出DoDAF 1.0 ,增加其运用范围,不局限C4ISR里,可以应用到所有的任务领域(Mission
Area);同时也推出CADM v1.01(Core Architecture Data Model,核心架构数据模型)。
2007年4月推出DoDAF 1.5,特别强调以网路为中心(Net-Centric)的概念,在体系结构的描述里体现了网络为中心的概念;也推出CADM v1.5以便储存Net-Centric新概念的描述文件。
2009年5月28日推出DoDAF2.0。
与前几版相比,2.0版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体系结构开发过程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数据为中心,主要是提供决策数据。
三大视图(作战、技术和系统)转变为更为具体的视图。现在的视图有八种,分别是全视图、数据与信息视图、标准视图、能力视图、作战视图、服务视图、系统视图、项目视图。
描述了数据共享和在联邦环境中获取信息的需求。
定义和描述了国防部企业体系结构。
明确和描述了与联邦企业体系结构的关系。
创建了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元模型。
描述和讨论了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开发的方法。
框架结构
DoDAF框架大体上可由八大视图与实施方法论组成。八大视图如下:
全局视图(All Viewpoint,AV):提供了对整个架构描述有关的信息,如架构描述的范围与背景。
能力视图(Capability Viewpoint,CV):对能力的描述,这种能力用于实现符合企业愿景 的企业目标。
数据与信息视图(Data and Information Viewpoint,DIV):用于体系结构描述的业务信息需求和结构化业务流程规则。它描述与体系结构描述中的信息交换相关的信息,例如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
作战视图(Operational Viewpoint,OV):描述了组织、任务或活动,以及它们之间必须交换的信息 。它传达了信息交换的类型、交换的频率、信息交换所支持的任务和活动以及信息交换的性质。
项目视图(Project Viewpoint,PV):描述了项目计划如何组合成具有前后承接关系的投资组合计划。该视图提供了一种描述多个项目间组织关系的方法,每个项目负责交付单个的系统或功能。
服务视图(Services Viewpoint,SvcV):描述为作战活动提供支持的系统、服务和互连功能。国防部的流程包括作战、商业、情报和基础设施功能。
标准视图(Standards Viewpoint,StdV):是控制系统各部分或元素间组合、交互和互依赖性的规则的最小集合。其目标是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特定的一系列作战需求。该视图提供了技术系统实现指导,基于此指导可以形成工程规范、建立通用模块,开发产品线。它包括技术标准、执行惯例、标准选项、规则和标准。
系统视图(Systems Viewpoint,SV):关于自动化系统、互连通性和系统功能方面的信息。不久的将来,随着DOD将重点转移到面向服务的环境和云计算,该视点会消失。
为了保持各个视图间的一致性和整体性,DoDAF V2.0定义了52个制品来展示从需求到实施的整个架构。但不是所有制品都是必须的,可以按需使用。
框架的方法论
DoDAF实施方法论包含6个步骤:
1)确定体系结构用途
定义架构的用途及预期用途(“适合用途”),如何进行架构描述工作,架构开发中使用的方法;所需的数据类别,对他人的潜在影响,以及通过绩效和客户满意度来衡量努力成功的过程。此信息通常由流程所有者提供,以支持描述其职责领域(流程、活动等)某些方面的体系结构开发。
2)确定体系结构的范围
范围定义了边界,这些边界建立了体系结构描述的深度和广度,建立了体系结构的问题集,帮助定义它的上下文,并定义体系结构内容所需的详细级别。 对于决定如何进行开发或购买自动化支持也很重要。
3)确定数据需求
数据实体与属性的选择对于体系结构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能满足第一步的目标,而且要能保持体系结构的一致性。实体和属性是通过数据类型来体现的,数据类型包括规范业务行为的规则、需要完成的活动信息、指挥关系、任务列表等多种类型。
4)进行体系结构产品设计
这是最重要的步骤,输入和编辑现有体系结构模型,收集新数据并增加到体系结构中,以及从国防部体系结知识库的现有体系结构或相关的知识库中提取数据,然后对所有数据进行组织分类,在DARS(国防部体系结构注册系统)中进行注册,并关联到自动存储库,以备后续分析和重用。
5)对体系结构进行分析
对包含了所需全部数据的体系结构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实验分析和试验分析、以确定体系结构数据的有效性。
6)生成体系结构成果文件
生成基于基本数据查询的体系结构产品描述,其描述应当与既定模型保持一致,具有可重用性并能被共享。
影响
可能是来自于军方的原因,DoDAF对企业架构的影响并不如Zachman或者TOGAF那么大,知名度也没有TOGAF那么高。不过,这种情况正有所改善。随着2.0版本的发布,DoDAF框架自身不断的完备,它已经不再只适用于军方系统建设,企业完全可以灵活运用DoDAF实施企业架构。除此之外,对C4ISR和DoDAF的研究,更催生和推动了现在学术界比较热门的关于“System of Systems”理论的研究。可以说,DoDAF是众多EA框架里面最具有研究价值的框架之一。
8个视点和52个模型
8个视点:全景、能力、作战(相当于业务、工作)、系统和服务、数据和信息、标准、项目。
DODAF是采用标准方法,表述“EA的数据和关系类型”的指引,是表述“EA的模型标准集之格式和内容”的指引,是解决复杂系统(含人的因素,如行动者[机构或人员]类型)结构化问题的指引;
DODAF V2.02立足实体(如机关)与时俱进地转型,聚焦于6类利益攸关方、6个标准疑问、可遴选的8个视点和52个模型,提供解决人员、流程和技术融为一体、结构化、深层次问题的(建模)方法集。
依据DODAF架构的EA,可揭示团队当前状况、勾画团队未来蓝图、确定团队的发展计划,从而奠定团队可视、可控、和谐、滚动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架构EA的最终目的:是夯实团队信息化乃至现代化的基础。
依据DODAF架构的EA,支持作战(或业务)决策、联合能力集成和发展决策、统一采办决策、组合投资(融资)管理决策、系统工程决策、网络中心化集成决策;支持机构改革(转型)、规划论证研究、发展路线图开发、业务流程再造、复杂系统设计和开发、面向服务的解决方案。
参考资料:
https://www.jianshu.com/p/9801b46e797f
https://dodcio.defense.gov/Portals/0/Documents/DODAF/DoDAF_Volume_I.pdf
http://www.uml.org.cn/qiyezjjs/202005222.asp
Kotlin开发者社区
专注分享 Java、 Kotlin、Spring/Spring Boot、MySQL、redis、neo4j、NoSQL、Android、JavaScript、React、Node、函数式编程、编程思想、"高可用,高性能,高实时"大型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主题。
High availability, high performance, high real-time large-scale distributed 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分布式框架:Zookeeper、分布式中间件框架等
分布式存储:GridFS、FastDFS、TFS、MemCache、redis等
分布式数据库:Cobar、tddl、Amoeba、Mycat
云计算、大数据、AI算法
虚拟化、云原生技术
分布式计算框架:MapReduce、Hadoop、Storm、Flink等
分布式通信机制:Dubbo、RPC调用、共享远程数据、消息队列等
消息队列MQ:Kafka、MetaQ,RocketMQ
怎样打造高可用系统:基于硬件、软件中间件、系统架构等一些典型方案的实现:HAProxy、基于Corosync+Pacemaker的高可用集群套件中间件系统
Mycat架构分布式演进
大数据Join背后的难题:数据、网络、内存和计算能力的矛盾和调和
Java分布式系统中的高性能难题:AIO,NIO,Netty还是自己开发框架?
高性能事件派发机制:线程池模型、Disruptor模型等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