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抑郁症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有一种声音也越来越大:
抑郁症的人就是脆弱,就是在进化的物竞天择中被淘汰的人。
听起来似乎确实有道理,但细想下去,这背后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让人不寒而栗:
如果今天把抑郁症视为被进化淘汰,那么其它病人呢?
会不会发展为有一天,甚至人只要生病,就会被视为淘汰的「废品」了?
这类观点不仅在价值观上走了歪路,在科学上也是南辕北辙。
抑郁症一旦得上,动辄令人哭泣,嗜睡,丧失行动力……
这么不利于生存延续的问题,到底为什么会在进化中保留下来呢?
在进化心理学家看来,抑郁恰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适应机制。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心境低落,会让人行动也变得迟缓,不想去做事。
这种「低电量状态」,往往会影响现代人正常的学习、工作。
但同时,「低功耗模式」也可以帮人们保存能量、远离危险,让人即便不快乐但仍可以生存下来。
那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会得抑郁症呢?
差别易感性假说认为,在基因的作用下,有些人的确会更「脆弱」,对外界压力更易感而抑郁,但同时,他们也更能受到环境的滋养。
打个比方,如果说有些人就像倔强的蒲公英,无论是在马路边、石缝里,经历风吹雨打,还是在花盆里、温室内,被人浇水照料,它都没什么两样;
那这些人,就像娇贵的兰花,经历风霜就容易被打趴,而一旦获得了精心的照料,却能绽放出蒲公英无法比拟的艳色。
从这个角度看,抑郁症患者不仅不是被「淘汰」的人,还可能是被「选中」的人,等着遇到一个合适的环境大放异彩。
在现代文明社会,当兰花被霜打蔫,我们要做的,不该是嘲笑它的脆弱,而该是帮它创造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