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医闹,感受儿科日常下的另一面

图片来自网络

女儿大叶肺炎,住院治疗。我和爱人轮流陪护照料。

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所以每年隔三差五的总要去医院“光顾”几次,而且几乎每年都要住上一段时间。长此以往,我对于我们当地的医院,尤其是儿科的熟悉程度,仅次于我家和任职的公司。

当然不新鲜。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可能是整个医院里病人最多的科室了。不要说病房,走廊的临时床位一张紧挨着一张,几乎全年人满为患。

当然也可能是整个医院里最忙、最吵、最热闹的科室了。孩子扎堆的地方原本就清净不了,何况还要扎针、雾化和吃药,每一样都能让孩子哭得死去活来,再加上急得跳脚的家长,和恨不得捋了袖子,代为挨针受罪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整个病区最热闹的时候,简直是鬼哭狼嚎、鸡飞狗跳,秒杀傍晚的菜市场。

不过,一个星期的陪护之后,我还是有了些不同以往的体会,或者说,以前看到听到了,却没往深里去想,这次不经意地就想到了,感觉也挺有意思。

1、针头面前人人平等。

在儿科里,每次看到扎针,我就腿软。尤其是看到幼小的宝宝被几个人强摁在操作台上,由于手臂血管细小,输液的针头只能往头上扎时,我往往立刻撒腿就跑。

别说看了,只听得小孩惨烈的哭声我就头皮发麻。还不能闭眼,一闭眼那脑补的画面就自动浮现在面前,所以只好当个睁眼的白痴,远远地找个角落,把自己彻底放空。

我自己的孩子更是这样。两个女儿以前输液,只要是往头上扎的,我从不往跟前凑。因为我是家长,又不能离得太远,只能在护士站附近忍受煎熬。听着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感觉身上直冒冷汗。

因此想想,不论是多么娇生惯养的孩子,哪怕是金枝玉叶、皇亲国戚,只要是到了医生手上,打针输液的时候,还不是一样“人为刀殂,我为鱼肉”,不得不乖乖地“任人宰割”。所以,就这点而言,在针头和手术刀面前,权贵和平民一样,是人人平等,毫无特权的。

忽然明白,医院的病号服不就是起这个作用的吗?管你什么职业、地位、收入、学历,到了这里就只有一个身份:病人。不仅是特权,某种程度上,连尊严也收了。跟坐牢很像。

当然了,实际生活中肯定没这么简单,归根结底,这一套手段,针对的还是普通百姓罢了。

不管怎样,每次看到小孩扎针,哪怕是我最烦、最讨厌的小孩,心里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一颤:真可怜!

2、白天端庄优雅,夜晚妖娆销魂。

在儿科里,往往一个孩子至少一个家长照料,尤以年轻或中年的母亲居多。

这些母亲在平日里,原本个个收拾的利利落落、体体面面,也不乏花枝招展或雍容华贵的类型,可一到了夜晚,和生病的孩子一起挤在窄小的病床上进入梦乡,个人的另一面立刻暴露出来。

有说梦话的,有傻笑的,有鼾声如雷的,有一惊一乍突然惊醒的,还有半夜一伸腿,把孩子从床上踹下去的。

睡姿更是千奇百怪。有举手投降的,有蜷成一团的,有趴着屁股撅老高的,还有四仰八叉流口水的。白天的端庄和优雅荡然无存,只剩了彻底松弛后的自在和放任。

男人自然也一样。一旦进入梦乡,全然忘乎所以,只要舒服畅快,什么仪表、形象,全都消失殆尽。

半夜起来上厕所,从走廊的临时病床和一扇扇或敞或掩的病房前走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色妖娆睡态,各种鼾声呓语,加上我本就睡眼惺忪、头重脚轻,迷迷糊糊中就有了如梦似幻的感觉。

待到一觉醒来,天光大亮,各人也都洗漱完毕,拾掇整齐,就像机器的模式切换一般,大家又回复了平日的状态,与夜晚的自己完全判若两人了。

医院的夜晚,让我有幸见识了陌生的人们日常生活的另一面,而且还是群体性的展示。

以前有美女在网上直播睡觉的过程,引来无数看客的围观,如果在医院架设一台摄像机,把人们白天和夜晚的状态做一次全程直播,不知会有多少人对此感兴趣。

最起码这会是一项了不起的行为艺术。

3、生活不易,快手给力。

随着医保覆盖面的扩大,来城里医院看病的,除了附近的常住居民,乡村的病人也越来越多。这从他们的衣着相貌、言行举止里都能看得出来。

但除了他们饱经风霜的黝黑脸膛,和大呼小叫的行为习惯外,我发现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喜欢玩快手。

孩子扎上针,安安静静地躺着输液,或者睡着的时候,家长们一般都会掏出手机,消磨时光。

城里的家长一般都在海淘、玩微信、刷朋友圈、追电视剧什么的,而农村的家长,除了看电视剧,大部分都在玩快手。只要没什么事,他们一次能看几十分钟,甚至一个多钟头,边看边乐,遇到特别好玩的,还会拿着手机给旁边的人看。

我们的病房有四个床位,我们隔壁和最里边靠墙床位的孩子来都自农村。

隔壁床位孩子的父亲是个中年汉子,生病的女儿刚两岁,他还有个儿子,儿子已经结婚也有了孩子,那孩子只比他女儿,也就是孩子的姑姑小了几个月。这位父亲体格健壮,话不多,就是喜欢在吃过午饭,大人孩子们都午休的时候,掏出手机玩快手。他玩起来很投入,几乎一个接着一个,而且声音从不调低,也从不在乎别人不满的“啧啧”声。

靠墙床位的孩子,照顾他的是爷爷奶奶。奶奶通常躺在床上,让孙子趴在她怀里睡,她说这样孙子才睡得香。而那位爷爷就蜷在床脚,掏出手机独自玩快手。尤其晚上,人们都睡了,还能听到他的傻笑声。

我在想,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快手也许就是他们生活中,唯一能让他们忘却生活的艰辛,带来短暂欢乐的东西了。

4、久病床前也无慈母(父)。

儿科在一楼,加了临时病床,走廊将近一半的空间就没了,另一半又常常站满了哭闹的孩子、焦急的家长和忙得团团转的护士。

所以我平时到后院打饭,往往会直接从走廊尽头的楼梯上到二楼,穿过二楼妇科去到后院厨房。完了再穿过妇科回来,在走廊尽头下到一楼。

虽然是楼上楼下之隔,但常常觉得儿科和妇科,完全就是两个世界。

区别太明显了。

二楼妇科安安静静,根本听不到大声喧哗,走廊里宽敞整洁,从头到尾见不到任何杂物。事实上,很多时候连人看不到。人都在哪儿呢?当然都在病房里,产妇是不可能抱着刚出生的婴儿睡走廊的。

但最根本的区别不在这里。

透过敞开或半掩的病房,我看到二楼的产妇,要么躺在床上,一脸慈爱的看着身旁的宝宝,要么半倚在床头,看着怀里粉嫩的宝宝,和身旁年轻的爸爸一起,无限怜爱地笑着吻着,完全是童话般美妙的情景。

可是一到楼下儿科,那种慈母娇儿的情景立刻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往往是家长的咆哮和熊孩子的哭嚎。尤其是妈妈们,有的妈妈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和孩子对吵对打,使得整个病区处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暴躁和粗俗的味道。

短短几年光景,那些慈爱的母亲到哪里去了?生儿育女,改变的不仅是女人的体型,更让她们的性情有了天壤之别。

其实对待孩子,唯一的秘诀就是耐心。只是照顾孩子,原本就是件劳心劳力的差事,加之几年共同的生活经历,最初的新鲜感早就烟消云散,如今因为孩子住院陪床,不可避免地要做出各种各样的牺牲,时间久了,不顺心的事情接二连三,再多的耐心也会被消磨殆尽。

所以,不仅是久病床前无孝子,久病床前也无慈(父)母。

5、医生是个神奇的物种。

每天早上八点到九点是医生的晨会时间,很多家长早早地就带着孩子,焦急地守在办公室门口。人越等越多,站满了门口的走廊,再往两边的病房延伸,只等会议结束,门一开,立马潮水一般地涌进去。

儿科的医生确实辛苦,从一脚踏进办公室开始,身旁的家长和病儿几乎就不断。尤其换季,感冒发烧高发的时节,那医生更是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在中间。

我昨天大概观察了三十分钟。这三十分钟里,医生就是在不停地和家长交流、看孩子的口腔、听孩子的心肺、看化验单结果、在电脑上开药。往往一个孩子还没看完,旁边的家长已经在跃跃欲试了。反正那段时间里,医生除了工作什么都干不了,别说上网聊天刷朋友圈了,连个厕所都没去。

我觉得这些医生的工作,根本就不需要监督,病人和家属往他身边一站,你说他能不管不问吗?有时候觉得医生就是个陀螺,鞭绳就在病人和家属手里,只要他们在面前出现,那就是一种无形的抽打。

以前看过一篇报道,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至少需要十五年的时间,要熟悉成千上万的病理知识,而且这个行业的知识更新换代同样很快,必须要边干边学,才不会被淘汰。

我觉得还有几点。医生问诊看病的时候,往往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因为病人的描述大多不到位,显示的症状可能只是表象,要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迅速做出判断,并开出对应组合的药方,这的确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而且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仪器也是五花八门,大的从核磁共振、高压氧舱、直线加速器,小的到一个针头、诊断试纸、心脏支架,而且几乎囊括了当前所有高精尖的科技手段,这是其它很多行业都不存在的情况。

另外医生这个职业的作用,不仅仅是要救死扶伤,而且效果还得立竿见影,可以及时验证才行。生病这种事情是耽误不得的,尤其危急重症的患者,分分钟都有死亡的危险。时常处于这种高压下的作业环境,在我们常人看来,若没有一颗鲸鱼那么大的心脏,委实承受不了。可经验丰富的医生,无论面对多么糟糕的病患,都能保持铁一般的神经和冰一般的神情,没有日常见惯了血淋淋的经历,怎么能有这种超强的心理素养?

所以感觉医生真的是个神奇的物种,而医生的圈子完全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独特的语言符号和思维方式,有独特的游戏规则和行为习惯,对内是一个井然有序又怡然自得的王国,对外则让人感到神秘莫测又望洋兴叹。

医生就在我们身边,但其实,我们通常是在隔着玻璃交谈。

其实还有些别的感受。

比如隔上几天,护士就会拿上一份《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让家属填,通常也没人细看,直接在每一项后面的“满意”栏里全部打勾。

虽说这东西的效果完全就是个形式,不过也说明了院方有进一步改善服务的意愿。况且护士的工作也真辛苦,几十个病号,就那么几个护士,不停地扎针、接针、封针、拔针,还要安排换药、雾化、排痰、量体温,孩子不配合要哄,家长情绪要安抚,还要落实医院的卫生检查、消毒防菌等任务,每天脚不沾地的在大家面前跑来跑去,作为家属你还能说啥?

不过经过十几天的治疗,女儿的病情慢慢好转了,每天开开心心地在病房里跑来跑去,不用上学,不用做作业,还有家长专职伺候,感觉比放假还爽。看她活蹦乱跳的样子,我们心里的石头也慢慢地落了地。

下面要考虑的就是什么时候出院了。这里毕竟不是久留之地,虽说每天缴费窗口,人们争着抢着往里面塞钱,还生怕塞得慢了人家不要。

感觉医院真的是个大舞台。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来者不拒。男女老少,不用彩排,即时上演。

在这里,你能洞见人性的脆弱和阴暗,也能体会情感的强大和温暖。

不管情不情愿,无论是谁,一生中总要来光顾几回。可以说,这里就是连接生死的桥梁,作用毋庸置疑,地位不可替代。

或许很多人并不这么想,来了,走了,行色匆匆,留下的是病痛,带走的是轻松。一旦跨出大门,再也不想回头。

而对于医院,看谁也都是过客,不刻意盼望谁来,也不会强求谁留。一个又一个,一年又一年,任一番番悲喜剧轮番上演,永远也不会落下帷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366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521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689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925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942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727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47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49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820评论 1 31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990评论 3 33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27评论 1 35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12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71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7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42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388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066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参与活动:X.M青年作家投稿活动 我害怕睡得太沉, 尽管早已犯困。 黑夜露出他的獠牙, 等待着挑破我遍体的伤痕。 ...
    光兮墨影阅读 315评论 2 8
  • 元类允许我们拦截并扩展类创建----提供了一个API以插入在一条class语句结束时运行的二维逻辑,尽管是以与装饰...
    低吟浅唱1990阅读 172评论 0 0
  • 完成论文初稿教育知识与能力做三套题给学生找题,备课————————————————早上6:45起床,7:30正式开...
    努力啊少女阅读 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