舴艋一舟🚣🏻没有存货,你着急吗

        人常说:满桶不晃荡,半桶瞎晃荡。我想问:倘若没水,咋办?大概只能是西红柿加白糖——凉拌了。

图片源自网络

        转眼,在简书日更已经100天了,人们常说“人类的大脑至少需要21天,才能够适应新的事物,形成新的联结”,就是所谓的21天形成一个习惯,我这都好几个21天了,也没有任何要形成习惯的意思,总是觉得少数时候在“学习区”晃荡,多数时候在“恐慌区”徘徊。有存稿的时候,是前者;没了存稿,就是后者。

        近一个月把以前的存稿都用完了,基本都是每天现写现更,总想多写点备存着,可写了一个月,“私密文章”里,除了列的几个想写标题之外,空空如也。

        每一天更文结束后,就下两把象棋换换脑,刷两集电视放放松,然后又想着:明天写点啥勒?

        当天写字当天更文,好处就不说了,不停地写,总有进步。想说一说不太舒服的地方:①质量问题。看书的时间少了,“输入”得不够,就直接导致“输出”的乏力。修改的时间少了,经常连改改错别字的时间都寥寥无几,更别说增、删、并、改,或是用心地推敲一二了。说到底,还是个人能力亟待提升。②见识问题。思考的时间少了,“静思”得不够,就直接带来“躁乱”的错谬。譬如昨天给人评论,就说错了话,贻笑大方;譬如昨天写的“回家吃饭”的末句,应该会给不少人不适的感觉,虽然自己认为是想表达的真心体悟(在那种语境下),可归根结底自己的见识方面,还是有不小问题存在。

        忽然想起一句话:我可以理解,但并不接受。估计,这就是问题之所在吧。

        记得之前在简书里,看到很多简友说自己“私密文章”有几百几千的存稿,真是佩服得不行,那得写多久啊。我只能弱弱地表示:写完这篇,我可能被掏空。

        明显感觉需要多些时间去看书和思考了,最主要的是需要更多时间去生活和工作,哪一样都少不了N多的时间成本,那就且写且看,随心随缘吧。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关键是多看多学,多消化沉淀,存货入肚、入心、入脑,无论“私密文章”里面有没有存稿,也不是什么大事了。

        再问自己:没有存货,还着急吗?

        我说:凡事急不来,要慢慢来。我要么学那非洲平头哥(蜜獾)——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没有存货,那就接着写呗;要么学那荷叶的绿青蛙——有事没事,呱呱半天,没有存货,那就继续呱呗。

图片源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