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在2017年的发展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前半年还是资本追逐的香窝窝,到了下半年画风突变,成了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药。上半年,基本上每天媒体上都会充斥着共享单车融资的信息,融资-加大单车投放量-再融资-再加大单车投放量,已经成为了行业的标准发展模式。但这种游戏当融资受困之后,很多问题马上就显现出来,而且被迅速放大,共享单车已经进入生死时速的发展模式。
其实,共享单车从开始的第一天,就已经注定了这一天一定会到来。无论是当年的分众和聚众,58和赶集,滴滴和快递的合并,互联网项目一般只认第一,第二最终都能以生存,这个在共享单车领域依然成立。行业发展初期,虽然看似很多企业入局,很多资金砸进来,但是随着市场的成熟,很多企业势必只能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前期无法挤入第一阵容的,基本上就已经失去了上牌桌的机会。从下半年开始,已经有个别的共享单车停止了提供服务,虽然目前从数量上来说,还占比比较小,但这已经开启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共享单车停止服务的消息登上媒体会成为常态。
造成死亡竞赛这么快就到来的,首先是资金,资金的嗜血性决定了它有着先天的敏锐感,当资本认为投资的风险加大之后,很多资金就停止了投共享单车项目,当年被争抢的宠儿,马上就沦落为流量街头的弃儿。很多共享单车由于无法得到融资,靠自有资金烧钱的,很快就资金耗尽,寿终正寝了。原本还可以靠押金能够度日的,但随着国家对于押金的管理日趋严格,靠别人的钱上位的想法,越来越难以实施了。
除了资金的戛然而止,各大城市对于共享单车的态度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也让共享单车企业雪上加霜。就在不久前,深圳市叫停了共享单车新增车辆的投放,截至目前,已经有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等多个城市对共享单车新增车辆投放叫停,而且这一切并没有减缓的趋势。也就是说,即使你有钱,即使你有车,对不起,城市已经饱和,不让你再投放了。没有了增量,那些有资金,想靠投放量的靓丽数据去吸引下一轮投资的共享单车企业,瞬间石化了。很多单车停在单车生产厂家准备交货,但是却不知道要铺到哪里去。作为领头羊摩拜单车和ofo还可以想想办法,拓展海外市场,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共享单车企业来说,只能吃到国内的这口饭。一些中小品牌,前期为了避开摩拜单车和ofo的正面竞争,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竞争策略,结果是农村还没占领完,一回头发现城市市场已经没有了,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啊。
随着大城市中的对于共享单车总量的限制,增量相对比较难了,存量市场的竞争加剧是不可避免的。前段时间,ofo小黄车推出了1元月卡的促销活动,不断的蚕食那些中小品牌的共享单车用户。这对于那些中小共享单车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更让那些中小共享单车企业头疼的还远远不止这些。随着一些消费者向大的共享单车品牌的集中,一部分客户要退出以前的一些中小共享单车的服务,在退款环节却遭遇了尴尬,不是退款速度慢似蜗牛,就是无法顺利提现。这种情况经过媒体曝光之后,遭遇了更多用户的恐慌,出现了挤兑现象,结果很多共享单车躺枪,被踩踏,进一步加速了资金消耗,很多共享单车企业已经无法坚持,甚至连维持都很难了。
接下来共享单车的市场,和其他已经结束竞争的互联网项目的剧情和桥段相似,在不出半年的时间内,共享单车将大面积死亡,在一年之内,摩拜单车和ofo必有一战,势必要决出行业第一,之后肯定在投资人的推动下,双方握手言和,最终喜结连理,由一家一统江湖,最终实现了共享单车的完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