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老子之道与庄子之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国传统的哲学离不开谈道。哲学里的道不是供交通的道路。而是方法与规律,是解决问题的思想。

一、哲学定义如下:

哲学是万物之母,是对自我和世界做最根本的探究和反思。供一切普遍适用的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的科学。为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为目的

二、《道德经》中的道:

《道德经》里所谓的道并非道德,而是一种存在的规律,也是一种崇高的信仰。不过这些都要自己去体会,别人是只能点拨却不能传道。这是“道可道,非常道”的精髓.道存在于任何空间,任何地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道千变万化只有掌握道的真谛,才能理解到的真髓.能到达这种境界的时候,道就是实际存在的.这就是所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自然远远超过我们所想的空间,也不是一个宇宙能概括的了的。自然是一切事物的本源,自然本来就是“无”的,“无”生的“有”也就是我们现在认知的空间即我们能理解的空间.此谓:“故常无,万物之始。常有,万物之母”。总而言之,道德经所讲的道是片面的,不是老子本意的道.老子以道入道,早就超越了现在的认知。万物可以以万道入道,“道”就是一样的也是唯一的就是“一”。此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的道理。世人生于道却不知道,这就是人的悲哀。

三、《庄子》中的道:

庄子把道分为天道,帝道,圣道。
1、天道:是自然变化的规律。天道规律行得通,万物乃昌盛。
2、帝道:是帝王治国的方法。帝道方法行得通,天下乃归心。
3、圣道:是圣人教民的主义。圣道主义行得通,社会乃安定。
三道合一:看清自然规律,掌握圣人的主义。上能懂天文,下能知地理,八方的情况都熟悉,四季的农事都了解,他便是德养高的帝王了。一个德养高的帝王,总是约束自己默然守静,决不妄动。对帝王而言,守静,于国于民于己,都有好处。

四、老子与庄子二人哲学思想的区别:

1、一个是开创,一个是发扬。

老子是最初提出道家思想的核心人物,是这一学派的始祖,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主要思想,使其延续。同为道家这一门派大师级人物的老子和庄子,在思想上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将道家学派的思想发展壮大。虽然说他们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细细来看也有许多截然不同的地方。

2、一个人为本,一个人物共齐。

老子、庄子都以“道”为思想核心内容,但是在处理人和道的关系上却有很大差别。老子觉得人这种生物在世间有着无可超越的优点,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生物;而庄子却觉得万事万物都是相同的人也一样,提出了“齐物”的观点。

3、一个入世,一个出世。

老子有一个“常无为而无不为”思想,比如在理国时,无为并不是真的什么也不做,并不是消极,而是在对待事物,为人处事时要顺其自然,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其实老子的内心深处还是很在意这些功名利禄的,他有一些入世情绪在里面;庄子则不然,他更多的是消极避世,不管不顾,远离红尘,远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对钱财功名并没有兴趣。他们两个都有着对人生自由的追求,但态度并不相同。
老子对自由境界的追求是纯粹的,庄子追求的是超脱自然物我两忘。虽然稍有分歧,但他们两者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价值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如此,到了现代社会,这样的思想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生活里也有很大的生存价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6,940评论 4 81
  • 我今年博三了,但是还不能够毕业,因为没有达到要求,也是因为我的拖沓症。 我有很严重的拖沓症,什么事情不拖到最后一刻...
    十年的小屋阅读 1,319评论 0 1
  • 打住打住,真的不能再画了。考试要挂了。 脚又画歪了吧?让你总想着考试考试?画画能不能走点心? 无奈╮(╯_╰)╭
    千股的土豆阅读 1,553评论 0 2
  • 第三十六章 说完这些,哈利闭住眼,沉吟了良久,“该去做猫了,我的魔力还不强,还有很多事等着去做。” “你为什么一直...
    维扬之水阅读 2,823评论 0 4
  • “缘深缘浅,缘聚缘散,随缘即可,不必攀缘,惜缘即可,不必攀缘。” 爱情对于大多数人都是一见钟情的冲动,它大多数是...
    木槿何溪zy阅读 3,25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