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依附》生命中的第1年如何发展亲密关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情感依附》这本书是亨利·马西和内森·赛恩伯格共同撰写的。报告了一项关于纵向母婴研究的结果,该项目由西尔维娅·布洛迪于1964年发起,历经30年,研究了76位被试者。

依附是一种有力的方法,可以用来理解我们在第一年如何发展亲密关系,以及内部策略如何在整个生命中改变这种发展。

我们的任务和责任,都是在观察孩子内心世界的演变时,心存敬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个阶段的研究都发现,母亲在孩子1岁时的养育是否适当,在许多方面持续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成长。

在1岁时,母亲照顾更周到的儿童,在认知和运动成长上的发展,显著优于缺少母爱的儿童,他们表现出更积极的情绪,在自己的世界里更加投入,更具有自发性、同情心、好奇心和耐挫力,也更少焦虑和紧张。

在7岁的时候,母亲更有亲和力,孩子则表现出更好的自尊、人际关系和现实检验能力,焦虑和病态防御较少。

在18岁的时候,更高效能的母亲,持续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更强的推动作用,与较低效能母亲的孩子相比,他们对自己和父母有更好的看法,性心理发育更成熟,性格品质反映了更有利的超我发展。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更能控制焦虑,较少表现出精神病理症状,发展出更成熟的防御机制及职业志向。


我们的家庭关系是如何深刻地塑造了我们。创伤和早期亲子互动深埋于我们的人格之中。

~~~~~~~~~~~~~~~~~~~

感悟:这是一本有46页的序言、前言和推荐语的书,看得我有点着急,我还是耐心把前言读完了。它阐述了这本书清晰的轮廓,让我知道以后的每一个章节要读的内容和相关的案例。

前面案例的一些细节深深地吸引了我。一个母亲喂养三四个月大婴儿时的互动模式。母亲是否和孩子有亲密的、愉快、平和的眼神交流;还是会粗暴的喂养,或者是很少有眼神的交集,都会影响这个孩子今后的发展,和TA的性格品质、人际模式和自尊水平。

在正面管教课堂上,经常有家长问我,孩子那么小能听得懂吗?越小越要学会温柔和爱的方式对待孩子,这样TA就会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体验TA自己的经历。❤️

❤️爱读书—#D141打卡#

❤️伟霞—2018/12/1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坂井摇曳迷人眼, 泉水一汪润心间。 十年光景仍未忘。 梦里遥寄马蹄莲。 备注: ①第一、二句为有意藏头诗,即坂井泉...
    凋谢盛开阅读 4,505评论 3 8
  • 如父般的和琳老师 从小学到现在,已记不得有多少位老师在自己身边经过了,在与老师们的交往中,总觉得他们是令人那样尊敬...
    天涯飞虹阅读 884评论 0 0